第139章 别饿到自己(2 / 2)

“知道啊,昨天我就告诉他了,他还祝我好运呢。”</p>

贾东旭随意瞥了一眼自行车,心里酸溜溜的。</p>

院子里五兄弟,李建设和许大茂有车,傻柱和蔡全无也有三轮,只有他还得靠两条腿走路。</p>

以后赚了钱,也要买一辆,带上老婆孩子出去转悠,至于母亲,就不带了。</p>

“知道就好!”</p>

许大茂心想,贾东旭真是个笨蛋,到现在还不明白李建设就爱算计兄弟。</p>

今天早上还能睡懒觉,看来是没希望当焊工了。</p>

天刚亮,梁拉娣就来到轧钢厂门口,看着工人们陆续进入厂区,她也许很快就能成为这里的正式员工,光耀门楣。</p>

等到八点半,她才找到门卫室,好在那位老大爷还记得她,直接带她去办公楼。</p>

“小姑娘,就在这里报名,之后自己出来,别乱走。”</p>

“谢谢大爷。”</p>

梁拉娣发现屋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年轻人,全是男性,她一个乡下来的姑娘,会有机会吗?</p>

忐忑地填完表格后,被告知后天到厂门口查看公告栏。</p>

“贾东旭,你不是病退了吗,还报什么名,继续做钳工不行吗?你怎么能抢我们的位置?”</p>

“对啊,我认识你,你跟我哥唐如德一个车间的,这样做不太合适吧?”</p>

“贾东旭,你身体状况不适合工作,就算有了岗位你也干不好。”</p>

一群小伙子围住贾东旭,若不是怕惹麻烦,早就动手了。</p>

梁拉娣从旁路过,听到了这些议论,更加担忧,但还是跟着去了裁缝店打工。</p>

……</p>

“李建设,起来没?该去街道登记了。”</p>

贾张氏在李家门口喊着,周围还有二大妈她们,也都准备一起去街道。</p>

“来了。”</p>

李建设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熟睡的小关响放下,心中百感交集。</p>

原本他并不想要这么早当父亲,觉得还没享受够单身生活。</p>

可如今抱着儿子,感受着他细微的呼吸和温暖的小身体,渐渐体会到一种名为父爱的情感涌上心头——终于有人可以依靠了。</p>

“建设,要不让我去街道吧?我去买菜,很快就能回来,你再睡一会儿?”</p>

秦淮茹早已醒来,坐在院子里踩着缝纫机忙活。</p>

“不行,登记和领面粉票必须是户口本上的家庭成员亲自去。”这项规定总是麻烦得很,就连院里的聋老太太也不例外,哪怕需要抬也要把她送过去。</p>

李建设带着相关手续和几位大妈来到中院,发现聋老太太果然由一位大妈搀扶着出来了。</p>

尽管她现在有易中海赡养,但她仍是单独一户,这样才能每月领取五块钱补贴,否则这笔钱就白白浪费了。</p>

“老太太,您怎么过去呀?老何家有人在家吗?”</p>

李建设开口问道,聋老太太可是他的房东。</p>

“何大清在屋子里。”</p>

孙二娘立刻答道,她明白了李建设的意思。</p>

“真巧,让老何骑三轮车送您过去吧。”</p>

李建设随即前往何家,没多久便将何大清带了出来。</p>

说来也巧,原着中何大清后来跟白寡妇私奔后,聋老太太对傻柱的态度差了许多。</p>

不一会儿,何大清就蹬着三轮车载着李建设和聋老太太出发了。</p>

速度不算快,与其他大妈们一起,等到了街道办事处,那里已经排起长队。</p>

“请大家让一下,先让老人登记!这是我们院子的低保户。”</p>

李建设扶着聋老太太走到队伍前列。</p>

城里的确没有五保户这个说法,这是农村特有的政策,城里通常称作低保户。</p>

排队的人看到聋老太太需要人搀扶的模样,纷纷主动让出位置,让她排到前面。</p>

“老太太,请出示您的户籍本。”</p>

“带着呢。”</p>

聋老太太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工作人员,很快完成了审核,获得了每月十四斤面粉票的资格。</p>

目前的面粉票核算比例并非固定,大概在未来的五成左右浮动,因面粉票最小面额为四斤,被限制住了,否则老太太或许还能再多得一斤白面。</p>

将来有了粮本,核算会更精准。</p>

“老奶奶,这是面粉票,请收好。”</p>

工作人员态度恭敬,尊重长辈是传统,表面上也得做到位。</p>

“好,好!”</p>

老太太将票握在手里,并未立即收起。</p>

李建设顺手递过自家户籍本:“我们家三口人,我和媳妇都在工厂上班,领票,儿子刚满月。”</p>

“嗯,李关响,名字起得好,新生儿每月四斤票,长大后数量会增加。”</p>

“明白了!”</p>

李建设接过票,虽薄却价值不菲,转手就能卖到八毛钱。</p>

“老奶奶,我扶您上车休息。”</p>

他将老太太送上三轮车,稍后让何大清顺路捎回去,自己也能搭个便车。</p>

院子里大妈们仍在排队,但效率高,最多半小时就轮到了。</p>

“乖孙儿,这是我给你的四斤票,还有十斤留给翠云。”</p>

聋哑老太太忽然递出一张票。</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