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听您的安排。”</p>
李建设并不缺白面,但这番姿态还是要做的。</p>
没有其他事务,他返回办公室计算总配额,以便与粮油公司对接,确保供货充足。</p>
接下来的工作不会有太大变动,他也只是暂时忙碌一阵。</p>
中午时分结束工作,在绸缎庄用餐后,下午前往轧钢厂。</p>
早先答应梁医生的事情不能再拖延。</p>
至于梁拉娣,他并无特别的想法,只希望改善她的处境罢了。</p>
敲门声响起。</p>
“李建设,进来吧,可是有急事?”</p>
杨厂长正查阅报表,下个月开始使用白面票,这对大型企业影响巨大,比如轧钢厂这样的工厂,众多工人均需依赖白面生存。</p>
粮票最小面额为四斤,难以流通,于是工厂便印制内部粮票供工人以白面票兑换后在食堂使用。</p>
李建设向杨厂长提出需求,希望能找一名有焊工基础的学徒工,既能节省成本又不影响生产。</p>
杨厂长思考片刻后表示可以考虑,但询问这项发明是否能创造外汇,比如像之前推出的高档剃须刀那样。</p>
李建设自信回应,称此次发明更优秀,并需反复试验完善,尽管他自己对具体细节尚未明确。</p>
杨厂长听后决定支持,打算调配人员满足需求。</p>
然而李建设坚持建议从外部招聘焊工,理由是若从其他分厂调人不合适,更换起来会很麻烦。</p>
杨厂长逐渐领悟其真实意图,认为此举实则是希望厂方释放出一个岗位名额。</p>
李建设随后透露新发明属于大型项目,预计年前完成,期间也会兼顾一些小创新。</p>
杨厂长对此表示认可,同意按计划进行,并询问是否可立即发布招工公告,仅限次日一天。</p>
李建设担忧报名人数过多,场面难以控制。</p>
杨厂长立即表示无需大规模招聘,只需由车间主任在各车间传达,看看是否有亲友愿意报名。</p>
若有其他需求,可随时提出。</p>
“很简单,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具备焊工基础,性别不限,户籍不限,只招学徒工。”人选最终由填报资料决定。</p>
杨厂长,这真是帮了大忙。</p>
对了,我的面粉票和妻子共用,算双份。”</p>
李建设计算后发现,即便主粮限购,按轧钢厂钳工标准,他每月三十多斤定量,双份即七十多斤。</p>
加上小关响也有定量,全家五口人每人每天至少两斤半,足够应付。</p>
若仍有不足,还有聋老太太剩余的粮票备用。</p>
杨厂长点头同意:“半小时后我会让车间主任开会布置任务。”李建设谢过便离开,前往工人医院。</p>
他敲开梁医生办公室的门。</p>
“李建设,有结果了吗?”</p>
梁医生已等候多时,虽然最初约定七天,但这类事情复杂,她并未催促。</p>
即便她本想安排侄女到郊区工厂也不容易,需视岗位情况而定。</p>
“不负所托,刚从厂长那里回来。</p>
招工信息应该已传达,厂门口可能已在张贴告示。</p>
对了,梁拉娣明天能赶上报名吗?我特意让厂长只留一天时间,避免报名人数过多引发尴尬。”</p>
他忽然想起此事,如今交通不便,通讯靠口头传递。</p>
“她在的,上次来就没走,目前在一家裁缝店打短工,暂住我家。”</p>
梁医生想起李建设提及的那次特殊招工,虽觉荒唐,但为了侄女求职,也只能另当别论。</p>
“明天是周二,你正好休班。</p>
过了上班时间,带拉娣去轧钢厂报名。</p>
门卫处报我的名号,说是我接生的医生就行,我和门卫很熟。”</p>
李建设话音刚落,梁医生再次愣住。</p>
厂长熟也就罢了,连门卫都熟?关键是自己还没正式入职呢!</p>
“李建设,多谢,我明天一早就带拉娣去报名。”</p>
“好,后天我去厂里确认她的岗位。</p>
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家收衣服了。”</p>
忙了一天,本该休息,却因几个下棋的大爷拦住,索性坐下对弈几局,顺便赚些零花钱。</p>
“将!”</p>
一位大爷喜笑颜开,看着李建设局促的模样,其他观战者也颇为得意。</p>
“李建设,您这招太损了!之前老输,最近我忙没来,您是不是偷偷练了绝技?”</p>
连败三局,李建设有些崩溃,却又无法脱身。</p>
……</p>
医院内,梁医生见无产妇待产,便提早离开。</p>
到裁缝铺时,见侄女正在踩缝纫机,仅半月已学得有模有样。</p>
“拉娣!”</p>
“二姑,您怎么来了?”</p>
梁拉娣满脸疑惑,这个时间点不该来呀,回家还能碰面。</p>
“出来再说。”</p>
梁医生告诉侄女:“李建设那边传来消息,轧钢厂招焊工学徒,今日厂门口贴出公告,明日开始报名,只招一天,务必抓住机会。”</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