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自己冲了个澡,在门前点了一根烟,身份转变成父亲,需要慢慢适应。</p>
“姐夫,我要去上学了。”</p>
“什么?”</p>
李建设睁开眼时,小京茹已穿戴整齐站在床边,连书包都背好了。</p>
“糟了,来不及做早饭了。”他看了一下手表,七点半了。</p>
昨晚明明设了七点醒的闹钟,怎么会睡过头?</p>
“姐夫,不用管我,我自己去学校就行,能找到地方。”</p>
小京茹正准备走,但又希望姐夫能送她一段。</p>
“等等,我这就起来陪你去。”</p>
李建设虽然很想继续睡,但想到媳妇和岳母还在医院,如今还多了个孩子,于是迅速穿戴完毕,洗漱后推着自行车出门。</p>
“京茹,你想吃米糕、油条还是包子?面条来不及了。”</p>
“姐夫,我要米糕。”</p>
“好嘞!”</p>
李建设赶紧买了两个米糕,又给了她一毛钱,送到学校门口。</p>
“京茹,要是下午放学我们没来接你,你就自己回家,别乱跑。”</p>
“姐夫,我知道的。”</p>
小京茹拿出米糕,开心地跑进学校。</p>
到了教室,她还边走边吃,惹得同学们很是羡慕。</p>
李建设随后去了卖油条的街边早餐店,吃了豆浆油条,却被店主硬塞了八个煮鸡蛋,还装了一大杯豆浆。</p>
就这样一手提着杯子,一手扶着车把,他赶往医院。</p>
“大叔,您不是卖油条的吗?怎么还帮人煮鸡蛋呢?”</p>
旁边有个中年男人好奇地问。</p>
“开始我也拒绝了,但他威胁说不煮就要掀了我的油锅。”</p>
店主笑着解释,接着说:“那位小伙子是常客,出手阔绰,给他煮几个鸡蛋不过是举手之劳。”</p>
李建设一路赶到医院,进门就喊:“淮茹、妈,我带了煮鸡蛋,一大早就煮好的,还有豆浆,快趁热吃吧。</p>
小关响昨晚没折腾吧?”</p>
“挺好的,就是睡一觉就饿,一晚上喂了三次。”</p>
秦淮茹倚靠在床头,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满脸幸福。</p>
秦母接过早饭,说道:“女婿,别煮太多鸡蛋,吃不完。”</p>
“没事,饿了再吃。</p>
中午傻柱会送饭来。”</p>
李建设给媳妇倒了杯豆浆,让她先喝着。</p>
如今没有所谓的月子餐讲究,能吃上鸡蛋就不错了,若条件更好些,炖只鸡汤,那就是相当不错的家庭了。</p>
村里人生产,很多地方不去医院,而是请产婆,这些产婆都经过专业培训,每个村子都有。</p>
有时小孩带得“皮实”反而更好养活,过于娇惯反倒容易生病。</p>
“哎呀!”</p>
岳母心中欢喜,女婿真是好,大方又贴心。</p>
她暂时走不开,等过几天回去,女婿也能轻松些,不用再频繁奔波。</p>
“这鸡蛋煮得真香。”</p>
秦淮茹吃着鸡蛋,喝着豆浆,心里甜滋滋的。</p>
“喜欢的话,明天再煮,顺手的事。”</p>
如今没有洋鸡蛋,哪儿都能买到的是土鸡蛋,随意享用便是。</p>
过了一会儿,李建设试着抱了下孩子,刚出生的小家伙脖子没劲,得用手托着。</p>
幸好裹着襁褓,抱起来还算顺手。</p>
临近中午,他去梁医生处咨询情况,顺便打听些注意事项,毕竟自家媳妇孩子要紧。</p>
这时梁医生刚好忙完,才有空闲。</p>
“笃笃!”</p>
“请进,请问是李建设你吧,快进来。”</p>
梁医生满面笑容,站在旁边的姑娘看呆了,心想平日二姑从不这样,回家也很少笑,好奇地多看了几眼,原来是位年轻帅气的大男孩。</p>
“咦?”</p>
李建设刚进门就愣住了,这姑娘不就是</p>
“李建设,这是我本家侄女梁拉娣,国庆我没回家,家里让她来给我送东西。”</p>
梁医生虽说是侄女,但实际上隔了一代,梁拉娣的爷爷是她的二叔。</p>
“你好!”</p>
李建设愣了一下,认出来了,眼前正是年轻的梁拉娣,两条粗大的麻花辫垂在肩头,显得质朴又土气,但眉眼间透着一股灵气。</p>
“你好。”</p>
梁拉娣略显局促,她是乡下来的种地丫头,连工作都还没着落。</p>
而这个人一看便知身份不凡,否则二姑怎会对她这般客气。</p>
李建设瞥了一眼便移开目光,内心却波澜起伏。</p>
真没想到,这片土地上真会出现《人是铁饭是钢》里的角色。</p>
更巧的是,梁拉娣竟是梁医生的侄女。</p>
这种巧合其实并不奇怪,连《正阳门下》都有登场,人铁的故事本就发生在京城周边。</p>
只是如今时间尚早,真正的故事要到六三年才拉开帷幕,那时梁拉娣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生养能力极强。</p>
此刻的她看起来还像个未出阁的大姑娘,既无工作,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p>
稍作寒暄后,李建设便向梁医生请教了几句注意事项,以免影响他人用餐,随后告辞离去。</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