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好香啊(1 / 2)

孙二娘直言不讳地说起这些闲话,最看不惯装病的人,但李建设是真的有病,情况不一样。</p>

陈碧华尴尬地从旁经过,她刚和秦淮茹一起回来,大家却像没看见她一样。</p>

今日在厂里也不自在,没人跟她搭话,最后还是她主动去找秦淮茹吃饭,否则一天都得闷着。</p>

回到院子里,看到秦淮茹被大妈们热情招待,心里又羡又酸,只觉得人命好,被李哥儿相中了。</p>

陈碧华心情复杂地回到家,掀起门帘,见灶台还是冷的,知道没人做饭。</p>

“妈,我回来了,这就弄饭。”</p>

“哎呀,你别动,以后不准你再做了。”</p>

贾张氏拿着刚纳好的鞋底出来,这是给李建设做的,想着把人哄好,还得继续靠她帮忙。</p>

“妈,我没亏待您啊,为何不让做饭了?”</p>

陈碧华一脸茫然,才上了一天班,怎么待遇就变了?</p>

“碧华,妈不是嫌弃你,是想培养东旭。”</p>

贾张氏觉得有必要跟儿媳妇解释清楚。</p>

“碧华,你今天上班不知道,东旭饭不做、衣不洗,整天躺着。</p>

别人李建设早上就去买菜,还钓了大鱼回来,东旭却什么都没干。</p>

这样下去不行,以后家务活全让他包了,连买菜做饭也归他。</p>

别惯他,不让他帮忙,我当初就是吃了这个亏,才把东旭惯成这样。”</p>

“啊!”</p>

陈碧华震惊了,婆婆的话全是大道理。</p>

“就这样定了,听妈的,你去休息,东旭回来让他做饭。”</p>

贾张氏依旧能镇住儿媳妇。</p>

“哦,妈,那我去弄衣服。”</p>

陈碧华想起缝纫机,想着给孩子做衣服。</p>

谁知贾张氏又说:“以后也让东旭学缝纫机,别人李建设都能当师傅了,东旭也得学。”</p>

“嗯。”</p>

陈碧华点头表示理解,但又忧虑东旭学不会这些事,毕竟不是谁都有李哥那样的聪明头脑。</p>

秦淮茹刚回到后院,便听到有人喊话。</p>

“秦姐,你来得正好,水烧开了,可以下饺子了。”</p>

许大茂笑得很开心,虽然这次亏了一些,但也有所收获,勉强算是持平。</p>

更重要的是,他刚刚教训了贾东旭,看着对方受苦让他感到畅快。</p>

“听说东旭在这帮忙做饭?”</p>

秦淮茹依旧难以置信,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p>

“是啊,在里面呢。</p>

东旭,秦姐回来了。”</p>

许大茂不管贾东旭比秦淮茹年长,说话依然不饶人。</p>

秦淮茹走到厨房门口,只见贾东旭正系着围裙,站在那里显得十分尴尬,见到秦淮茹不知如何开口。</p>

但随即想到,至少自己比李建设强,起码还会煮饭。</p>

“东旭,你忙你的,我去看看你哥。”</p>

秦淮茹坦然自若地说,尽管之前有过媒妁之言,但她从未答应。</p>

“哦,好!”</p>

贾东旭一心想着锅里的鱼和饺子,根本顾不上其他。</p>

“淮茹,你回来了啊!”</p>

李建设听见声音,从椅子上站起来,刚才正在听广播,小京茹闲着没事也跟着一起听。</p>

“哥,你又钓到大鱼了,运气真好。”</p>

秦淮茹进入堂屋,心中也为之骄傲。</p>

“姐姐,是我帮姐夫守着鱼竿的呢。”</p>

小京茹也在争取功劳,下次钓鱼还要帮着看鱼竿。</p>

李建设笑着说道:“京茹确实帮了不少忙,你看厨房怎么样了,饺子快熟了吗?”</p>

桌上已摆放好酒瓶和花生米,只等着开席。</p>

“饺子下锅了,哥,咱们家又能吃这么好了!”</p>

秦淮茹小时候在家一年难得吃上十顿白面,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到饺子。</p>

村子里虽然种有小麦,但用小麦换白面不仅计算损耗,还划不来,不如直接磨成粉蒸黑馍,更节约粮食。</p>

即便如此,黑馍每月也只能吃四五次,剩下的时间都是粗粮为主。</p>

“咱们家还有上百斤白面,随便用。</p>

你怀着孩子,营养不能少。”</p>

李建设一直觉得粗粮是为营养过剩或减肥、养生的老年人准备的,而他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吃细粮。</p>

明天他打算再去买些大米,既能煮粥也能捞饭吃。</p>

“哥,你太好了!”秦淮茹满脸幸福地说,觉得这辈子值得,生几个健康的孩子才能不负此生。</p>

“那是肯定的!对了,我收了五块钱,今晚邀请春燕两口子一起吃饭。”</p>

“差不多了,你先休息,我去 燕。”</p>

李建设说完就出门喊唐春燕过来,随后进了厨房。</p>

贾东旭看见有人来,急忙说:“李建设,给我点吃的吧,我忙活了两个小时了。”</p>

“你是我的兄弟,当然要给你吃,不能让你白忙活。”</p>

“大茂,给东旭盛一碗鱼和饺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