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下次陪你一起去(2 / 2)

秦淮茹听后略感宽慰。</p>

接着,李建设带他们去了一个小饭馆,既不讲究排场,只点了两道菜和几碗白面,连酒也没喝,算是简餐。</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然而,秦淮茹吃得十分尽兴,“出去吃饭总归是好事。”</p>

“走吧,去我们店里看看,当作普通顾客就行。”李建设想考察一下自家老字号经营的果脯店现状如何。</p>

说起来,东直门那边不适合开店,但前门大街不同,位于正阳门外,是京城的主要城门。</p>

加之临近火车站,外地顾客众多,能带动消费,周围也有不少富户。</p>

“好啊!有店铺就有底气。”秦淮茹想到自家产业,顿时信心倍增。</p>

到了地方,李建设见店门挂着果脯店的牌子,却未沿用他外公的招牌,否则他早就不满了。</p>

这铺面原本是三间打通连成一体,空间很大,租金才如此高昂。</p>

不过店内生意冷清,今日是周末,本应热销的果脯、糖果之类商品却鲜有人问津。</p>

“想要买啥,自己挑吧。”柜台里的店员喊了一声,便再无动静,可见服务态度之差。</p>

“这家店是不是老字号?”</p>

李建设对照记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发现质量 。</p>

“不是老字号,属于街道办,进货渠道都差不多。”</p>

售货员直言不讳,没有隐瞒。</p>

“那我得买些试试。”</p>

李建设随即挑选了几样主打产品,如杏干、海棠、蜜饯、红果等。</p>

“李哥,这样太浪费钱了吧。”</p>

秦淮茹算了算,觉得花费不小。</p>

“淮茹,我告诉你,外公把果脯秘方留给了我,还有店里的特色酸梅汤、秋梨膏等。</p>

我得尝尝这里卖的和我们家的差距有多大。</p>

如果将来适合经营,外公留下的店,我们还得重新开张。”</p>

李建设并不介意讲些实话,甚至夸大其词,这样才能让秦淮茹彻底死心塌地追随自己。</p>

“天哪!姥爷对你可真是好极了!”</p>

秦淮茹惊讶不已,原来竟还有这等秘方,听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百年古方,必定珍贵无比。</p>

“那是自然,咳咳……主要是他只有我这么一个外孙。”</p>

李建设随手拿起一颗海棠果,发现它的色泽不对劲,不够晶莹剔透,入口后味道也差强人意,远不及记忆中的美味。</p>

“真的很好吃呢!”</p>

秦淮茹完全分辨不出,毕竟她平时吃的都是粗粮。</p>

“这也能叫好吃?比姥爷过去卖的东西差远了,这家店恐怕很难做长久。”</p>

李建设突然有些担忧自己的租金还能支撑多久。</p>

下午,秦淮茹打算回去整理院子,于是两人一同返回。</p>

到了院子里,李建设让妻子先回屋休息,自己则去找阎埠贵询问如何养护花草,也好把自己的门前装点得更好。</p>

“李建设,贾东旭明天就要和新对象领证了,下周末摆酒席,他们请了你们家吗?”</p>

阎埠贵一见到他就提到这件事。</p>

李建设愣了一下才回答:“明天就领证了?贾东旭今天还登门拜访过吗?”</p>

“拜访什么呀,中午吃完饭姑娘就跟媒婆走了,说是明天带着介绍信过来直接领证,你觉得这事怎么样?”</p>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认为在这院子里,也只有李建设能与自己势均力敌,其他人早都被算计成了媳妇,应该能看出其中的门道。</p>

“我觉得?这不是典型的隔山买牛嘛。”</p>

李建设直截了当地说道,贾家的新媳妇恐怕有问题。</p>

“你说得对,娶媳妇不仅要看人品,还要考察对方的家庭背景,得多打听才是。</p>

不能只听媒婆的一面之词,不然很容易上当受骗。”</p>

阎埠贵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但他从未对贾家提起这些,因为他算计不到什么好处。</p>

“贾家的事情我们管不着。</p>

三大爷,你这些花草是从哪儿弄来的?又是怎么种植的?”</p>

李建设想起正事,即便现在是冬天,也有适合栽种的盆栽。</p>

“这些都是我四处搜集来的,没花一分钱。</p>

对了,贾家办喜事,你准备怎么随礼?”</p>

阎埠贵心疼这笔钱,他家的大儿子阎解成还小,随礼的钱不知要等多久才能收回,觉得不合算。</p>

“三大爷,您也知道我家只有秦淮茹一人工作,家里拮据得很,我只送祝福就好。”</p>

李建设相中了一盆长满花骨朵的绿植,看起来十分喜人。</p>

“那个,三大爷,您这些花草也没花钱,先借我一盆研究一下,回头我再给您送一盆回来。”</p>

他抱起盆栽转身就走,先占点便宜,让阎埠贵记住教训,以后别总想着占他的便宜。</p>

“喂!你给我回来!这是我最好的盆栽,准备过年送校长的!”</p>

阎埠贵在后面追赶,但追不上,又怕失了三大爷的颜面,只能无奈停下脚步。</p>

“这小子太没品了,谁的便宜都想占!”</p>

阎埠贵回头一看,幸好其他盆栽没被带走。</p>

李建设跑到中院,见没人追来便慢下脚步,看到贾张氏正在吹嘘。</p>

“三大妈,我儿媳虽是农村出身,但家里条件很好,有几棵大核桃树,还有杏树,什么山货都不缺……”</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