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哥,看样子城里还没察觉。”身旁的副手陈石头低声道。</p>
刘能奇点头:“大帅率领大队人马明日即到,我等今夜必须摸清防守虚实,你带两人靠近探查,切记不可打草惊蛇。”</p>
三名骑兵得令下马,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向城墙潜去。</p>
然而就在这时,城内突然火光乍起,喊杀声打破了夜的宁静!</p>
“怎么回事?”刘能奇一惊,“我们被发现了?”</p>
很快,一名骑兵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奇哥,不是针对我们!城里好像发生暴乱了!”</p>
只见奉节县城内,火光越来越多,喊杀声、哭嚎声混杂在一起,原本紧闭的城门忽然洞开,有百姓惊慌失措地向外奔逃。</p>
刘能奇当机立断:“铁蛋、狗剩,速回去禀报大帅,就说城中生变,我率其余人进城查看虚实!请大军速来接应!”</p>
两名骑兵领命,调转马头疾驰而去。</p>
刘能奇拔出马刀,对剩下的人喊道:“弟兄们,随我进城!见机行事!”</p>
十八骑如离弦之箭,冲向洞开的城门。</p>
城内已乱成一片,原来,府衙大牢的囚犯趁夜色暴动,狱卒本就无心守职,稍作抵抗便四散逃窜。</p>
上百名囚犯冲出牢笼,开始在城中肆意抢掠,一些坊市恶少年见状,也纷纷加入抢劫行列,百姓们则携家带口试图逃出城去。</p>
瞿塘卫的军士本已准备为何承光守城,见城内大乱,军心顿时涣散,有的加入抢劫,有的扔掉武器躲回家中。</p>
何承光带着十余名护卫赶往府衙,试图组织抵抗,却被人流冲得寸步难行。</p>
就在这时,刘能奇率领十八骑冲入城中。他们训练有素,组成尖刀阵型,在混乱的街道上硬生生冲开一条通路。</p>
“流寇进城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混乱更加剧烈。</p>
刘能奇灵机一动,高声喊道:“义军大队已至!降者免死!”</p>
这声呼喊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人群顿时分化,有的跪地求饶,有的拼命逃窜,还有的试图反抗。</p>
刘能奇视力极好,很快便判断出府衙是关键所在,率骑兵冲了过去,途中遇到小股抵抗,但这些乌合之众如何是精锐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冲散。</p>
到达府衙前广场时,刘能奇正好撞见何承光带着几十人试图建立防线。</p>
“朝廷命官在此!流寇休得猖狂!”何承光手持长剑,站在临时组织的防线后,尽管官帽歪斜,衣袍不整,却自有一番气度。</p>
刘能奇勒住马缰,朗声道:“当官的!城池已破,何必徒增伤亡?若你主持投降,我义军定不伤害百姓官兵!”</p>
何承光怒斥:“反国逆贼,也配谈气数?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唯有死战而已!”</p>
刘能奇见劝降无果,不再多言,挥手示意进攻,十八骑如猛虎下山,冲向何承光的防线。</p>
战斗短暂而激烈,何承光身旁虽然都是忠心之士,但战力不强且装备简陋,很快就被骑兵冲散。</p>
何承光本人持剑乱砍乱刺,最终被刘能奇一枪刺中胸口,倒地不起。</p>
刘能奇下马走到何承光身边,见这位同知奄奄一息,却仍试图抓住落在手边的剑。</p>
“何苦如此?”刘能奇轻声道。</p>
何承光艰难地吐出最后几个字:“尽忠职守”随即气绝身亡。</p>
刘能奇沉默片刻,下令厚葬这位同知,随后他跃上马背,高举长枪:“这个同知已死!降者免死!”</p>
残存的守军见二府战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p>
天色微明时,刘处直亲率一千骑兵赶到奉节,却发现城门大开,城头上已插起克营的旗帜。</p>
刘能奇率骑兵在城门前迎接向他禀报道:“大帅,儿子侥幸已取奉节!”</p>
刘处直又惊又喜忙上前询问:“我儿如何以二十骑取下府城?”</p>
刘能奇将夜来经历详细禀报,还提到了自己杀了一个同知,收编了一些卫军。</p>
入城后,刘处直立即下令整顿秩序,严禁抢掠奸淫,并派出执法队在街巡逻,当场处决了数十名趁乱行凶之徒,其中大多是先前暴动的囚犯。</p>
次日,克营大部队以及张献忠、李自成等掌盘陆续率部抵达奉节,得知夔州已下,皆大喜过望。</p>
在临时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刘处直特意让刘能奇坐在身旁,向各路掌盘介绍夺城经过。</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