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回陕西之议(1 / 2)

渑池飞渡后义军暂时安全了,但是下一步怎么走,几人就有分歧了。</p>

经过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刘处直和高迎祥关系也修复了,高迎祥知道自己当不了这个大帅,昨日刘处直一口气将一半多粮食给出来的豪气也让他觉得自愧不如。</p>

倒不是说高迎祥小气,而是队伍里面情况不同,闯营有三万多兵马和数万老弱妇孺,兵马大部分都还是骑兵,骑兵的马匹肯定不能用来干粗活,所以这么算下来,闯营的畜力和克营差不多,但刘处直只有一万多人,随时可以预备三个月的粮草,但他不行随军携带最多够一个月。</p>

像昨天那种事,如果他处理只能让各营别休息了抓紧时间打粮,至于扛不住的只能饿死了,总不能让闯营自家挨饿养活他们吧,而刘处直不一样扔一半存粮出去,还够所有人吃一个多月。</p>

既然自己当不了这个大帅,那和刘处直就没这个矛盾了,私下见面后两人就和解了。</p>

宜阳县城一座酒楼里面,卫兵在门口站岗,几步内就有一人,隔绝了别人听墙的可能性,刘处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几人在这里商量下一步怎么行动。</p>

高迎祥认为,河南地区流民众多,招募他们当兵,十数万之众很快就能得到。</p>

再以此征战中原,待势力强大之后,攻取洛阳、开封,便可成席卷天下之势。</p>

其实这就是原本历史上的李自成所用的战略,崇祯十三年李自成出山,他带着几千跟着他爬雪山过草地的老兵,聚集十数万流民,一年时间便打下开封洛阳有了割据一地的资本,再经过几次会战干掉大明的机动兵力,最后攻进京师。</p>

但是现在的李自成认为,此时官军实力还很强,新募流民打不了仗,人数虽多,但是与官军大战于平原,难有胜算。</p>

罗汝才没有刘处直、高迎祥这么强的实力,他认为义军应该依山作战,他选择的方向是豫楚交界的桐柏山一带。</p>

这里多产金、银、铜、铅,矿山是钱财,矿工是兵源,周边地区粮食产量足以供养军队,有山区依靠,也不易被官军围剿。</p>

而刘处直义军在山里待了两个月了,知道山区养活不了上万军队,于是对罗汝才说道:“老罗山区的土地养活不了上万军队,若是曹营只有千八百人的队伍,长久地在桐柏山占山为王,倒也很好,然而曹营上万人马,总不能长久于桐柏山安身吧,粮食也不够吃的。”</p>

“而且这个河南山区里面也不是没有势力,到处都是土贼,他们现在势力虽然比不上我们义军,但是他们地形十分熟悉,在山区生活,要么兼并他们,要么搞好关系,曹营一支人马控制的住那么大的桐柏山吗。”</p>

“要额老张说,你们这些都不行,额老张早年做商贩时去过四川,那里足为割据之资,是适合建立官府的地方,刘备占领了四川,蜀汉和魏国打了几十年,这是个好地方。”</p>

“额打算从湖北的郧阳府西进至四川陕西交界一带,伺机入川。”</p>

而李自成的想法是打回陕西老家,收拢饥民与逃兵,在和洪承畴的交战中练出一支精锐铁军,将来出潼关争夺天下。</p>

李自成想法和刘处直差不多,陕西才适合练兵,那边官兵都能打,在中原虽然容易混但也是鱼腩局,对于部队战力提升并不大。</p>

高迎祥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分兵吧,咱们离开豫北后进入中原,本就是打算四面开花,不可能再抱成一团了。”</p>

“额老张觉得闯王说得对,山水有相逢,咱们都是流寇以后总会见面,以后大帅有需要无论在哪里老张都会来,以前与大帅有点误会,多多包涵啊。”</p>

“哈哈,献忠兄弟说的哪里话,咱们义军都是兄弟没有隔夜仇,一家人不说两家话。”</p>

散席后,各营掌盘也决定好了跟着谁混中原富庶跟着高迎祥走的很多,新虎张国能、勇将白惠喜、满天飞邬云飞、混天星郭汝磐、蝎子块拓养坤、满天星张大受、张妙手张文耀、贺双全、混世王武自强、乱世王郭应聘、摸着天高小溪、邢红狼邢玉申、大天王高见、黄龙黄有田、黄巢武大定跟着高迎祥闯荡中原。</p>

而刘处直和李自成决定先打回陕西,陕西现在有洪承畴和十余万秦兵,这种硬骨头啃的人比较少,最后只有花关索三兄弟、革里眼贺一龙、混十万马进忠、混天星慧登相与两人联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