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困住这么多官军,就这样放过他们未免可惜。”</p>
最后刘处直拍板到:“好就听八大王的,咱们先打几天,打不下来再走,”很快联军就在汤阴周围构筑起了工事,准备攻城器械,准备先打几天再说。</p>
联军的攻城设备主要是云梯、冲车、木幔车,十几营人马轮流上阵,打了三天,孔有德的炮兵只要火炮不过热都一直在开火支援,将城防工事破坏了不少,杀伤的官军也有不少。</p>
但是离破城还差着很远,联军的兵马也有许多伤亡。</p>
城里防守官军是一个卫所加石柱营官兵,兵力非常充足,城墙就这么大,联军就算有百万大军也得一批一批地上,这样拼消耗实在太吃亏了,但是如果不趁着官军大举汇集河南之前尽可能削弱官军实力,后面不一定再有战机,就崇祯聚集的官军数量,今年河南的仗一定是大仗恶仗,。</p>
但实在打不下来也不能硬干,于是攻城战就改成了再枯燥不过的围城战,联军围困汤阴,同时也在向城里射箭传信要求白杆兵投降,不过都被张凤仪骂了回去。</p>
另一边的汤河北岸,左良玉搭好浮桥后暂时还没什么动作,第一次吞并同僚还有点不熟练,这么久了左良玉终于消化掉了两千多河南官军了。</p>
这时的左良玉还不像崇祯末年时那样嚣张跋扈完全不听宣调,他屯兵汤河北岸,因为得知对面流寇有差不多十万多兵马,所以迟迟不肯过河增援邓玘坚持要等援军,河南巡抚玄默、巡按刘令誉只得连连催促,左良玉也不得不考虑出战。</p>
假如巡抚、巡按团结起来参他一本,他也不会好受,根据他的观察,流寇联军的行伍杂乱,除了老本劲贼,大多数流民兵战斗力不会太强,他和邓玘内外夹攻,胜算很大。</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义军只是个松散盘子,刘处直也没能力也没义务养活这么多义军,其它营伍困难他能慷慨解囊,但是大部分时候他也没办法,围城一段日子了,不少义军开始下乡征粮,队伍散的一片片的。</p>
营帐内,李茂劝说道“大帅只能撤退了,左良玉部五千官兵已经至汤河了,汤阴实在打不下来,挖地道咱们不是没想过,但是城里有高人,防的滴水不漏,放烟灌水弄得挖地道的辅兵痛苦不堪。”</p>
“义军粮食不充足,那些掌盘子攻城不出力,天天带着队伍下乡抢粮,各个营盘的纪律本就参差不齐,他们不问穷富全都一抢而空,本地百姓纷纷结寨自保,到处都发生了战斗。”</p>
“算了,让其它掌盘自己去筹粮吧,义军暂时先散了,让他们去各县打粮,没有粮食他们也没办法好好打仗,我们自己队伍就往泽州转移,先脱离左良玉的攻击范围,给他们说筹完粮食到怀庆府集结。”</p>
其实刘处直很想只带那几家实力强的掌盘,但既然当了盟主,只能担起自己的责任,需要为义军找条活路。</p>
就在刘处直宣布义军暂时分兵后,前方传来了一个消息,营地靠近汤河的八金刚部被左良玉官军击败,八金刚受了重伤当晚回营就死了,而左良玉部退回汤河北岸没有轻动,将八金刚埋了以后,他的营伍既没有亲戚能担任掌盘,麾下几个军头还闹起了内讧。</p>
刘处直发挥了一把大帅的威严,将八金刚营的人马分给了兵力较少的的掌盘,随即解围了汤阴,带着自己的队伍走天平山进入了山西陵川境内,而左良玉见义军离开也没继续追击,他对自己实力有清晰认知这五千人马就算人人能打又有邓玘相助,这十几万义军也不是自己能消灭的。</p>
击溃一个贼营,斩首上千已经可以交差了,自然没必要和流寇拼命了。</p>
进入陵川县的刘处直损失也不大,一路上他一直在想该怎么样才能指挥好这支杂乱的队伍,不过想来想去也没啥头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p>
喜欢流贼也可以燎原请大家收藏:()流贼也可以燎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