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安这边打扫完战场因为官军兵力不多,联军就在此休整了数日,崇祯六年三月末的一天,一个横营的塘兵从济源来到了这里告诉了他一个坏消息。</p>
“刘副盟主不好了,大帅快不行了,前些日子一直高烧不退,三日前清醒了一点,他说想要见见你,打听到您在武安,我们一队人跑死了五匹马终于找到你了。”</p>
从得知王自用受了箭伤尤其还是脖子那一截刘处直就知道王自用可能挺不过半年了,没想到也就三个多月就不行了。</p>
唉,总是有这一天的,陆雄收拾好辎重行李,咱们去济源送大帅一程。</p>
在济源县附近的山区,刘处直见到横营的兵马在这里聚集,打了败仗后一路逃散一路被官军追击到了河南后就剩不到一万人了。</p>
因为横营躲藏的地方太偏僻,他们想抢粮都没处抢,到现在已经濒临断粮了。</p>
高迎祥比刘处直早两天到了这个地方,他的部下刘汝魁、刘体纯以前都是横营的人。</p>
之前刘汝魁虽然和王自用有点矛盾,但是他这两年的表现,都有目共睹两人也不再看不起王自用了。</p>
看到了这副光景刘汝魁将自己营中大部分粮食拿了出来,不过他们两个粮食也不多,就算拿出来一大半也供不起这么多人,最多让横营吃上三四天。</p>
除此之外、马守应、罗汝才、刘国能这些人也都分了一部分粮食给横营,而刘处直大手一挥也拿出了四千石粮食,基本够横营在山区生存两个月了。</p>
王自用的箭创感染了,伤口化脓,高烧不退。各营的医官聚在一起给他治病,也试验了一些办法,但是谁都没辙。</p>
刘处直知道伤口是发炎化脓了,只要有一针青霉素就能保住王自用的命,但是他弄不出来啊,连大蒜素他都忘了咋弄,更别说青霉素了。</p>
既然药石无用,刘处直能做的也只有再送他一程,深吸一口气后,推门而入,屋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血腥气,王自用躺在一张简易的木床上,面色蜡黄,脖子上缠着的绷带渗出黄红色的脓血。</p>
记忆中那个高大威猛的汉子如今瘦得脱了形,刘处直鼻头一酸,几乎落下泪来,不止是为了王自用哀伤,也是因为连着两个足以将义军团结到一起的大帅都相继离世,以后义军何去何从,这个大帅之位该谁当,是让给高迎祥还是自己接过去呢。</p>
自己如果当了,能否像王嘉胤、王自用那样能团结绝大多数人,遇到危险敢不敢首先顶上去呢。</p>
刘处直站在门口想着这些事,王自用听到有人进来,但是他已经无法起床看人了,只能小声说道,是刘兄弟来了吗?"王自用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p>
刘处直快步走到床前,单膝跪下:"大帅,是我来了,你注意养伤。"</p>
王自用的手指突然收紧:"刘兄弟你听我说我时间不多了听我说"他艰难地喘息着,"义军不能散官军势大只有团结才有活路"</p>
刘处直感到那只手传来的力量,坚定地点点头:"大帅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让三十六营散了。"</p>
"不不只是"王自用挣扎着要坐起来,刘处直连忙扶住他。王自用指向床头的木箱:"打开拿出来"</p>
刘处直打开木箱,里面是一把做工精良的雁翎刀,刀鞘上刻着"忠义"二字。他认出这是王自用从不离身的佩刀。</p>
"拿着"王自用气若游丝,这是我唯一的遗物了,拿着它吧,我的亲兵还有杨六他们都会听你的话,义军推举盟主时争一下吧,你比高迎祥适合当,他的私心比较重,不适合统帅这几十营义军。</p>
"其余人更不合适了,他们都各怀心思"王自用打断他,"只有你真心为义军着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答应我处直兄弟"</p>
刘处直看着王自用期盼的眼神,终于重重点头:"遵命,我一定不会让义军散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