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被耿仲明的勇气鼓舞,叛军再一次将官军打退。</p>
"堵住缺口!"耿仲明大喝,叛军急忙搬运沙袋、门板等一切能找到的东西,暂时堵住了缺口。</p>
回到府衙,耿仲明脱下血迹斑斑的铠甲,发现自己受伤数处,让军医来给自己包扎了一下。</p>
"装船情况如何?"他问刚回来的陈绍宗。</p>
"十二门红夷大炮都已装船,工匠家眷也都安排好了。"</p>
耿仲明点点头:"很好,告诉弟兄们,再坚持两天。十月初五,我们就启航。"</p>
十月初三,官军攻势更加猛烈,吴襄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调集重兵猛攻南门。</p>
耿仲明不得不亲自坐镇南门,用火铳轮番射击,才勉强击退官军。</p>
当夜,登州城内一片忙碌,军士们悄悄将最后一批粮草、武器运上船只。</p>
耿仲明站在码头,看着四十多艘大船静静停泊在港湾中,心中百感交集。</p>
"耿帅,真的要去投鞑子吗?"一名老兵不甘心地问。</p>
耿仲明望着黑暗中巍峨的城墙轮廓:"大明已无我等容身之处,辽东现在虽为异域,却是唯一生路。"</p>
十月初四傍晚,耿仲明下令在四门同时点燃篝火,制造全军仍在守城的假象。实际上,所有精锐都已悄悄撤到码头。</p>
辰时刚到,随着耿仲明一声令下,四十余艘大船缓缓驶离登州港,当官军发现城中已空时,耿仲明的船队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这样官军经过十三个月的激战得到了一所空城(比历史上早了五个月),虽然没能抓住孔耿,但是击毙了叛军的总兵陈有时还俘虏了毛承禄,希望陛下能接受吧。</p>
崇祯五年十月二十日,辽东盖州海岸。</p>
耿仲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心中忐忑不安,其实他也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对待他。</p>
"耿帅,岸上有骑兵!"了望手突然喊道。</p>
耿仲明急忙举起千里镜,只见海岸上确实有一队骑兵,旌旗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金黄色的大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是后金大汗皇太极!"耿仲明惊呼,"他亲自来迎接我们了!"</p>
船队靠岸后,耿仲明整理衣冠,率先下船。</p>
岸上,皇太极在众贝勒簇拥下迎上前来。耿仲明远远就跪下行礼。</p>
皇太极快步上前,亲手扶起耿仲明:"耿将军远来辛苦!朕已备下营帐,为将军接风洗尘!"</p>
耿仲明受宠若惊,连声道:"罪将耿仲明,拜见大汗!"</p>
皇太极哈哈大笑,拉着耿仲明的手走向早已搭建好的黄色大帐。</p>
帐前空地上,左右各设五座青色帐篷,后金高层几乎全员到场。</p>
拜天仪式后,皇太极坚持要与耿仲明行女真最隆重的抱见礼。</p>
在众目睽睽之下,耿仲明先行汉礼,然后上前抱住皇太极的膝盖,行抱见礼。</p>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后金贵族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要知道皇太极连自家兄弟都没行过如此礼节。</p>
宴席上,皇太极亲自为耿仲明斟酒,亲切询问渡海详情。</p>
当耿仲明汇报带来十二门红夷大炮和众多工匠时,皇太极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p>
"耿将军此来,实乃天助我也!"皇太极举杯高呼,"从今往后你部改编为天佑军,将军就是我大金的都元帅!"</p>
耿将军率部就先在盖州驻扎,选个良辰吉日,在沈阳朕亲自为你授予官爵,同时封赏你的部下。</p>
崇祯六年二月初三,沈阳城外三十里,皇太极再次举行盛大仪式欢迎耿仲明一行入城。</p>
街道两旁,八旗官兵列队欢迎,百姓围观,这种场面让耿仲明及其部下都感到意外和感动。</p>
在崇政殿,皇太极正式任命耿仲明为都元帅所部改编为天佑军,颁给印信,同时册封他为怀顺王。</p>
当晚,大贝勒代善设宴款待;次日,其他贝勒轮番宴请,这种高规格的待遇,远超耿仲明预期。</p>
一日宴后,皇太极单独召见耿仲明。</p>
"耿卿,"皇太极亲切地说,"朕知你与孔有德情同手足,他日若在战场上相遇,卿当如何?"</p>
耿仲明沉默片刻,郑重回答:"臣既归顺大汗,自当以大汗之敌为敌。</p>
然若遇孔大哥,臣愿劝其一同归顺,若其执意不降臣请避战。"</p>
皇太极非但不怒,反而欣慰地点头:"卿重情重义,朕心甚慰。他日若遇孔有德,朕许卿自主决断。"</p>
喜欢流贼也可以燎原请大家收藏:()流贼也可以燎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