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崇祯皇帝暴怒,义军转进泰安州(1 / 2)

三月的北京城春意盎然,但是乾清宫里的人却感到一阵寒意,皇帝陛下又被刺激到了,这次还不是一件小事比朱重八被贼寇羞辱还要大。</p>

朱由检手中的塘报已被攥得皱皱巴巴,墨迹在汗湿的指尖晕开,将曲阜陷落四个字都捏的看不见了,仿佛这样做了就没发生过这件事。</p>

"混账!"年轻的皇帝突然暴起,将塘报狠狠摔在地上。</p>

御案上的青玉笔架被袖风带倒,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孔圣故里,读书人的颜面!白莲妖人安敢如此!"</p>

侍立两侧的太监们齐刷刷跪倒,额头紧贴金砖。</p>

王德化壮着胆子拾起塘报,瞥见上面还有"衍圣公遇害孔林险遭焚毁"等字眼,手指不由一颤。</p>

"传旨!"崇祯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五军都督府、兵部、锦衣卫的大小官员即刻来见我!还有把那个在国子监读书的孔胤繁叫来!"</p>

同一时刻,棋盘街的茶馆里,几个国子监的学生正围着朝廷发出的最新一期邸报争论不休。</p>

突然街上一阵骚乱,只见礼部右侍郎钱士升跌跌撞撞地从轿子里冲出来,官帽歪斜也顾不得扶正,老泪纵横地嘶喊着:"苍天无眼啊!曲阜曲阜竟遭贼人攻陷焚烧。"</p>

邸报从一个年轻举人手中滑落,上面赫然印着:"白莲妖匪陷曲阜,衍圣公阖府遇害"。霎时间,整条街的哭嚎声从各个角落爆发出来。</p>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翰林当场昏厥,手中的《论语》掉进路旁水沟;国子监祭酒倪元璐当街向曲阜方向跪倒,以头抢地;更有数十士子自发聚集在孔庙前,捶胸顿足,哭声震天。</p>

"圣脉断绝,道统何存啊!"</p>

"那帮泥腿子怎么敢怎么敢"</p>

"孔圣陵寝可还安好?"</p>

骚动一直持续到黄昏,当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带着几个锦衣卫赶到兵部衙门时,发现兵部尚书熊明遇正对着山东地图发呆,案几上摆着已经凉透的海带汤。</p>

"本兵,陛下口谕"</p>

"我知道。"熊明遇疲惫地摆手,"登州的孔有德还没剿灭,现在白莲教余孽又起。"他手指重重戳在兖州府位置,"可朝廷精锐大军都在围攻登州叛军,山东本地兵马也不好轻动啊。”</p>

骆养性压低声音:"山东的锦衣卫密报,此事恐怕不单纯是白莲教所为。现场有马队痕迹,杀人手法也不像寻常教匪。"</p>

"你是说陕西流寇也参与了?"</p>

"应该是有陕西流寇。"骆养性从袖中抽出一份密函,"有兖州府官员审问孔府幸存家丁得知,乱匪中有人称首领为'掌盘',此乃秦匪惯用称谓。"</p>

熊明遇眉头紧锁:"闯贼(高迎祥的名字隐藏的很好真名都是孙传庭俘虏他之后才知道的)?还是克贼刘处直?"突然猛拍桌案,"荒谬!闯贼远在山西不久前还在畿南地区,克贼也在河南,他们如何能穿过十余处州县到达山东却不被朝廷知晓?定是这些官员为了减轻自己罪名胡乱说的!"</p>

紫禁城文华殿内,二十出头的孔胤繁跪伏在地,身体抖如筛糠。他是孔胤植的堂弟,因在国子监进学而逃过一劫。</p>

"抬起头来。"崇祯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即日起,你袭封衍圣公爵位。</p>

朕已命山东巡抚余大成调登州前线一万精兵南下剿匪,你随军返曲阜,务必重振孔门威仪。"</p>

孔胤繁的额头在金砖上磕出闷响:"臣臣谢主隆恩"话音未落,突然一阵剧烈咳嗽,竟呕出几口鲜血。</p>

王德化连忙唤太医。诊断结果是忧思过度,气血两亏。</p>

太医开方时悄悄对骆养性道:"这位新衍圣公,怕是活不过三年啊。"</p>

与此同时,东厂提督曹化淳正在审问几个逃来京师的孔家人,其中一人战战兢兢地描述:"那女匪首戴着面纱,剑法极好还有个疤脸汉子专门负责关押人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