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宋统殷的计策(1 / 2)

窦庄内,张道浚的母亲霍氏听闻流寇又杀到了自己家门外,女儿张凤仪率军出击小胜一场,这个颇有智慧的老妇人长叹一声叫来了张道浚对他讲一些心里话。</p>

儿啊,先前你主动招惹流寇引来他们报复使得你弟弟战死沙场,但母亲也不是不懂事理的人,事到如今我们如果为了躲避流寇而逃出窦庄,张家就保不住了。</p>

再者世道纷乱就算逃出去也会遇到流寇,性命更保不住,横竖都是死,不如死在家母亲支持你打到底,张家五代家业咱们耗的起,既保家又保国,这就是正道。</p>

张道浚听母亲这么一说,立刻就跪下了泪流满面的对母亲说道:“孩儿必定誓死保家,为国除贼。”</p>

王嘉胤死后,又因为襄陵县大败,横营之前的一些文吏都逃跑了或者被俘虏了,此时在太原山西巡抚衙门里面,宋统殷高坐主位,下方是一个戴着脚链穿着囚衣的人。</p>

宋统殷威严的说道:“台下何人啊?”</p>

那人像是被用了重刑,颤颤巍巍的说道罪人宜川县秀才韩廷宪见过巡抚大老爷。</p>

既是读书人为何背反朝廷做了那王贼嘉胤的幕僚,你可知读书人从贼可是重罪,乡野小民从贼朝廷还给他们一次机会,但读书人从贼抓获就是处斩。</p>

大老爷,罪人从贼还是因为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一念之差跟了流寇,大老爷要杀就杀吧,不要再折辱我了,我受不得这些大刑。</p>

屡试不第就造反这说的可轻巧,本院二十八岁就进士及第,还是汝等在学业上松散懈怠,不然怎会三十多岁考不上进士。</p>

大人多说无益了,罪人也没有机会继续再读书了,只能下辈子再努力了。</p>

哼!死是最简单的事但本官却不想让你就这样轻松的死了,不然朝廷怎么警示那些读书人让他们不要从贼。</p>

韩廷宪,你宜川家乡还有一个母亲一个兄长和两个妹子吧,造反可不是你自己死了就行,是要夷三族的。</p>

韩廷宪脸都绿了,自己在横营时低调至极了除了出谋划策就是做些文字工作真实姓名从来没有透露过,没想到自己被俘后家里还是受到牵连了。</p>

听巡抚夷三族的威胁后,韩廷宪当即就跪下了,对着宋统殷砰砰磕头。</p>

大人,求求你饶了家母和兄长妹子吧,我韩廷宪造反没有牵扯到家里,他们也从来没享受过我带回家的金银钱粮,不知者无罪,还请大人放过我家人吧。</p>

放过你家人可以,不过需要你为本院做些事,我听人说你和克贼营里那个秀才文吏关系很好是吧?</p>

是的大人,我们是同一年中的秀才关系很好。</p>

我要你去克贼营中,就说王嘉胤死后无处可去,请你好友引荐你加入克贼的队伍,然后,把他们的动向、兵力部署,传给窦庄的张道浚。</p>

他是本官的赞画也是泽州营的参将,只要你表现的好本官不但会保你一家人,以后你还可以进入巡抚衙门做事。</p>

韩廷宪到此屈服了,对着宋统殷跪拜并说道:“宜川县秀才韩廷宪,之前被王贼嘉胤掳获陷贼,如今愿归顺朝廷洗脱罪孽。”</p>

好好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现在克贼就在沁水县窦庄附近,你明日便出发,记住说自己在兵败后装死躲藏起来了,千万别说被官府抓了。</p>

窦庄门前义军同石柱营打了一仗后就暂时转进离开窦庄了,现在里面有七千人粮食也充足围城没有任何意义,刘处直决定还是先削除张家外面的农庄断掉里面的粮食来援。</p>

现在全营驻扎在离窦庄不远的豆山,刘处直派三个正兵营轮流出击劫掠泽州附近。</p>

几天后,遍体鳞伤的韩廷宪被送到窦庄附近此时义军已经离开,他顺着痕迹走了十里路,昏倒在了豆山山外被外出巡视的侦骑带回了营地。</p>

醒来后韩廷宪第一件事就是要见一下李中举,听到他认识李秀才,旁边的士卒就将人带到了他这里。</p>

见面后李中举扶着他坐下,急忙取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给他上药,韩廷宪摆摆手说之前已经上过了。</p>

韩兄,我还以为你死在了襄陵县城外,没想到还能见到你。</p>

侥幸逃得一命罢了,随后按照宋统殷教他的说辞说道:“襄陵县城外面战败后,我装死才躲过一劫,如今无处可去,特来投奔李兄。”</p>

李中举不疑有他,当天就带他见了刘处直,想要举荐他加入。</p>

营里的读书人很少,刘处直看到韩廷宪跟李中举很熟就没想其它的直接收下了他,安排给了陆雄当副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