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已经是四月中旬了,刘处直率军已经在霍州待了十多天了。</p>
白天主持练兵,督促工匠修缮兵器铠甲;晚上过城市夜生活,日子过得异常充实。</p>
九天前,泽州给陕西援剿官兵发放了两千石粮草,征集了三千夫子。</p>
一切准备就绪后,曹文诏统兵三千、艾万年部两千五百、李卑部两千、贺人龙部一千五、马科部两千人马,共一万一千官军气势汹汹地北上霍州,准备收复失地。</p>
官军到达浮山县后,被安排在这里的侦骑发现了。</p>
浮山县离霍州还有一百里地,这也是义军侦骑最远的监视范围了,再远就力不从心了。</p>
这里的义军侦骑是闯营的李双喜部带领的二十余骑,和克营的侦察营马老六带领的三十骑。而搜索这里的是李卑部的夜不收。</p>
大伙都是陕西老乡,义军这些侦骑很多都是出自陕西边军。</p>
但现在两军各为其主,互相劝降后都没效果,只能准备打了。</p>
官军一共四十名夜不收,都是常年和蒙古人厮杀的好手。</p>
义军也不差,双方分成三人一组互相厮杀,各种武器都用上了。</p>
马老六带着一队人,分为两组迎了上去。对面的夜不收直接掏出三眼铳就开打,一下子侦察营就倒下了两人。</p>
马老六和剩余的人再张弓驰射,也放倒了对面两人。</p>
就这样来来回回交手十几个回合,终是义军要多二十来人。</p>
官军夜不收损失半数人以后拨马回走,而义军也损失了近三十人,尤其是李双喜还受了点伤,没办法再追了。</p>
只得审问了俘虏,得知官军一万多人已经到浮山县了,离这里就十几里路。</p>
得到了准确消息后,义军剩余的几十侦骑跑回了霍州,向掌盘子们禀报了军情。</p>
得知官军一万多人来袭,领头的还是曹文诏。</p>
曾经被他打败的刘国能和李万庆还有老回回脸上都有点难看。</p>
曹文诏从调入陕西后,死在他手下的各营掌盘超过二十人了,义军更是有上万人了。</p>
这几人是想放弃霍州直接逃跑的,但其它人都没提出来,自己要是怂了以后就别在义军里面混了。</p>
刘处直到现在还没和曹文诏正式交过手,但是他的凶名已经听过很多次了。</p>
他也有点犹豫要不要和他打一场,霍州城墙之前被炸塌了,现在用不了了,也就是说必须要和官军正面野战了。</p>
一旁的李自成说道:"大将军(目前大伙都算王嘉胤下属,被他封了官),咱们五万多人啊。</p>
要是官军离我们还有一百里就灰溜溜地跑,那以后我们还怎么在山西立足?无论如何咱们得和他们打一仗再走,也说得过去。"</p>
"我建议各部老营统一安排规划,先转移到罗云山,没有了后顾之忧,咱们就在霍州同官军较量一下。"</p>
见李自成如此有勇气,刘处直也不能比他弱了,便也答应了下来。</p>
跟他绑定较深的张天琳也同意了,紧接着拓养坤等人也同意了。</p>
老回回原本想直接跑的,但前不久刘处直才帮了自己大忙,当时还信誓旦旦地说有什么事招呼一声就成。</p>
就这样见到官军就跑实在不成体统,也忙说要和刘处直一起作战。</p>
所有掌盘子里面就李万庆看着不是很积极 ,他也是这里实力最弱的一家,目前有马步一千。</p>
早几个月他还有四千多人马,被曹文诏狠狠揍了两次变成现在这样。</p>
他在心里暗骂李自成和刘处直这两个夯货,明知打不过还要去打。</p>
他在心里已经默默决定了,一有问题就撤退。</p>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刘处直就开始安排作战。义军人数众多,肯定不能安排在一起。</p>
刘处直打算就在北门迎战官军,这里地势开阔,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义军兵力优势。</p>
至于指挥其它义军,他现在还是做不到,哪怕是关系好的李自成也不会听他的。</p>
索性他就让大伙摆一个品字阵型自己发挥去。</p>
右翼是李自成和拓养坤、李晋王三部共一万八千人。他们都是张存孟那边出来的,相互之间有过配合。</p>
左翼则是刘国能、李万庆、党守素部还有老回回部共两万二千人。</p>
中路便是刘处直和争过两营一万四千余人。义军共五万多人,但是能战的老本兵估计只有万人不到。</p>
剩下的都是各营在山西扩充的新兵,目前没有什么战力,只能当拉拉队。</p>
浮山县离霍州不远了,侦骑将消息带回来后,加上会议和队伍布置耽误了很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