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后营大战泽州营(1)(1 / 2)

全营的练兵因为李狗才带回来的一个消息停下了。</p>

这个消息非常重要,陕西官兵又再次入晋了,并且在阳城大败王大元帅,大元帅带着人躲进了王屋山,看到这个消息刘处直就脑壳痛。</p>

好不容易在山西体验过战神的感觉,这老乡们又追了过来。</p>

他很不想同陕西官军交战的,这战力就不是一个等级。</p>

同样是兵备道直属的队伍,榆林道的绥德营兵,也就两千人的规模,居然拥有骑兵四百。</p>

自己还是以逸待劳的埋伏,居然和他们参将卜应第杀的难解难分,最后官军从容撤走,自己损失和官军差不多。</p>

到这里,河东兵备道的平阳府城营兵,刘处直略施小计就能打赢。</p>

上次虽然是许国福主动投降了,但如果继续打下去,刘处直有信心用五百人左右的伤亡吃掉三千平阳营兵,这就是差距。</p>

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来了,再不想迎战也没有法子了。</p>

在艾万年和张道浚出动前,全营军官经过商议,决定不将部队全部安置在赵村。潞安府是个典型的盆地地区,长子县、屯留县、再到现在驻扎的潞城县和平顺县一带都是平原,而进入这个盆地的入口是大峪岭。</p>

要是全军扎堆一起,官军突进来要撤退就会很麻烦。</p>

官军没来,潞安营兵和潞州卫、沈阳中护卫(沈王的护卫)这一万多人不敢来找麻烦,但如果官军来了,他们立马就有胆了。</p>

经过商议后,全营决定进行分兵驻守。史大成率领后营驻扎大峪口,重整队伍以来,刘处直有意让后营多历练历练,见见血一样会成为一支能战之师,所以才让他驻扎大峪岭。</p>

李茂率中营驻扎已经废弃的旧上党县,盯着潞安府。</p>

刘处直自己便率领亲兵营、前营和骑兵营驻扎赵村。</p>

山西这种两山夹一川的地形,要找一个适合骑兵训练的地方并不容易,刘处直也不想被人诟病见到硬骨头就跑。</p>

后营在大峪岭附近扎营,史大成也是第一次单独领军行动,他比较珍惜这次机会。</p>

能证明后营的战力,证明他史大成的能力,后营以后也能和其它营伍一样得到发展,自己也不用只当一个冲锋陷阵的斗将。</p>

去年蒲州一战,他先登被官军击退,纵身一跃跳到泥沟里面。</p>

虽然没有摔死,但养伤都养了很久,到现在都偶尔还会钻心的疼。</p>

史大成自己也是第一批上高柏山的老人了,他不想混的比高栎、李茂、郭世征他们差。</p>

目前后营驻扎在大峪岭旁魏村,史大成每天都会往外面安排哨骑。</p>

分兵后再想找李狗才问消息就会很麻烦,几个正兵营陆续组建了自己的探马队。</p>

他自己就在魏村指挥训练队伍,在潞安府打的粮食吃都吃不完,索性他就每天都出操训练,这个频率比亲兵营还要快。</p>

崇祯四年四月初二,艾万年、张道浚两人率军进入了潞安府的范围。</p>

两人从进入西火镇后就分兵了,艾万年走了百尺镇绕行一圈往壶关县进发,张道浚则从大峪岭往壶关县走。</p>

大明这个卡bug不止适用打东虏,打流寇也这样。</p>

从阳平北上后,一路上经过的两个县城都不给他们补充粮食,哪怕艾万年拿出了自己的参将大印和洪承畴的文书出来,都没感动到知县。</p>

张道浚这个大富豪拿出银子,想问知县买官仓的粮食,没想到知县也不买账。</p>

两人就带了两天的粮食,在大明自己的地盘上濒临断粮,没办法,他只能和艾万年分兵先去打粮。</p>

打粮就是去抢了,反正这里已经不属于沁水县了,在张道浚眼里属于可以抢劫的人群,至于陕西来的艾万年更不会客气了。</p>

两人一路上各自扫荡了十几个村子,抢够了才停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