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张道浚解围高平县(1 / 2)

义军已经解围窦庄十余天了,这些日子大伙好像都忘了屁股后面还有个沁水张家和他们的泽州营,还有四千多装备精良的团练兵。</p>

经过一个多月和流寇的攻守作战,张家泽州营团练兵有了蜕变。</p>

见过血了加之装备精良,是目前山西仅次于曹文诏部的劲旅了。</p>

在流寇撤离后,张道浚为了提升战斗力,在窦庄内将四千多团练按《练兵实记》的营-部-司重新编队,编成了三个营。</p>

中营是张道浚亲自统率,有张家费力搞来的马匹组成的骑兵,装备就学的北军骑兵用的三眼铳和马刀,还有一些钝器,还有刀牌手五百,装备都是一半扎甲一半布面甲。</p>

左右营有刀牌手八百、长枪手一千、火铳手一千二百,鸟铳、佛朗机炮俱全。</p>

右营统领官是堂弟张道源,左营统领官是族弟张道澄。</p>

营中的各部千总、各司把总都是张家人,团练兵也是沁水附近的老乡或者佃户,都知根知底。</p>

张道浚还弄了一个辎重辅兵营,用来运输装备给养。</p>

张家家主住宅内,一大群张家人正在商讨要事。</p>

前面十几天张道浚一直在忙着重新编伍,现在编伍完成,他打算找流寇试试张家团练编伍后的战力。</p>

这一两天窦庄里面的探马进进出出打探消息。</p>

"老爷,探马回来了!"一个家丁快步上前,递上一封塘报,"流寇主力已移师高平,城内有孙总镇和王兵宪。</p>

十几万流寇围困高平,城内粮草已经不足了。</p>

解围的几路官军,平阳方向的许国福已经撤回了临汾,曹部官兵北上长子县补充给养粮饷了,宋抚院的抚标不知道在哪里。"</p>

他合上塘报,转身对身旁的弟弟张道源说道:"窦庄之围已解,但官军都是为了我窦庄才南下支援的,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去。</p>

流寇没有防备,我们正是一举破敌的好机会。"</p>

张道源握紧刀柄:"好的将爷,咱们团练四千多人皆是精壮,趁此机会一举击溃流寇!"</p>

张道浚沉思片刻,猛地抬头:"传令!全军在校场集结,待我训话后即刻开赴高平!"</p>

校场之上,张道浚一身戎装,对着下面的人说道:"乡亲们,张家家人们,流寇肆虐无道。</p>

以前我们沁水生活富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p>

自从这些陕西流寇来了,我们的生活被打乱了。</p>

沁水的士绅百姓们被流寇杀害,放眼望去那些个庄子都被流寇祸害的干干净净。"</p>

"我们窦庄因为坚固得以幸免于难,但是我们能一直躲在里面吗?</p>

为了我们的安宁生活,所有人都跟我去杀流寇,你们愿意吗?"</p>

"愿意!愿意!杀流寇!保卫乡亲!保卫沁水!"</p>

"好!我们沁水爷们都是好样的!我在这里说明,要是战死在战场上的,我张家抚恤二十两白银,父母双亲我张家月月给粮米;伤了残了的也会有一口饭吃。</p>

但是谁也不准临阵脱逃!若是佃户逃跑,除了斩了逃跑者,还要直接收回土地全家赶出去;要是我张家族人逃跑了,也是军法从事!更多的话我也不多讲了,全体出发!"</p>

队伍沿丹水疾行,两日后,前锋已抵高平城外十里,探马回报:"流寇连营十余里,高平县城最外面是大天王、四天王两部驻扎,其余各营散处四方,戒备松懈。"</p>

张道浚冷笑:"流寇骄狂,以为高平已是囊中之物。"</p>

他看向张道源,"张游击,你率左营突袭流寇大天王营地,务必一击溃敌!"</p>

张道源抱拳:"将爷放心,必取贼渠首级!"</p>

黎明时分,大天王营中尚在酣睡。哨兵打着哈欠,忽听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p>

"官……官军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