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二月二十日,曹文诏和平阳参将许国福接到宋统殷的指示后从临汾出兵去沁水,平阳兵备道是个鸡贼的,他知道此行不安全就将指挥权让给了参将许国福,美其名曰他不会打仗。</p>
曹文诏部三千人出临汾后往东北方向走,经岳阳直插高平县;平阳营兵二千五百人则往浮山县出发,打算过乌岭山进入沁水县城。</p>
许国福派出的侦骑带回来的消息是贼寇全部汇集在高平一带。</p>
他的想法很简单:赶紧赶到沁水拿一个收复之功,至于横贼那些大贼就交给曹文诏和巡抚的抚标了。</p>
在临汾时,他看到曹文诏的队伍就羡慕上了都是一水的八瓣帽儿铁尖盔,大部分人都穿的直身扎甲,曹文诏从关宁带来的那一千多骑兵里面甚至还有锁子甲。</p>
再看看自己的队伍:只有棉甲、布面甲,甚至还有一部分军士用的木片铠甲和简易皮甲,少数的几件扎甲都是军官穿的。</p>
山西南部官军装备这么烂,有常年无战争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将官太贪了。</p>
朝廷拨下来的武器装备采办费用全部被这些将官层层贪了,拿去养家丁或者供自己享受了。</p>
许国福贪得钱甚至连家丁都没上心,营兵没有骑兵也就算了,家丁也没有,最多只有代步的马匹,没有骑兵装备,能算得上骑兵的只有一支夜不收的队伍。</p>
但是许国福没有想到这点,他只觉得是朝廷给的太少了才导致的。</p>
两日后黎明前的乌岭山南麓,霜雾在林间流淌。李狗才一只手拿着一个馒头啃着,一只手拿着千里镜望向官道尽头。</p>
三十多个侦察营的侦骑都藏在灌木丛中,马嘴套着麻布,静静地等着官军到来。</p>
不久前,几个伪装成打柴百姓的侦察营士卒发现了这队夜不收到来,然后告知了李狗才。</p>
他集合了目前能指挥的侦骑就在这里等着,计划干掉这些夜不收。</p>
"来了。"旁边一个侦察营士卒压低声音告诉李狗才。</p>
官道拐角处转出五骑,穿着一身轻便的半身铠甲,这是平阳营兵夜不收。</p>
为首者忽然抬手,整个小队立刻勒马,警惕地扫视四周。</p>
李狗才的弓弦已经拉满,箭矢破空的刹那,官军夜不收猛地伏鞍,箭簇只擦破了斗篷。</p>
但第二波箭雨接踵而至,三个官军栽下马背,剩余两骑调头就跑。</p>
"追!别让他们跑了!"马蹄声如雷,惊起满山飞鸟。</p>
李狗才的坐骑跳过倒伏的树干,眼见就要追上落后的官军,前方突然冲出十余骑——他们和前面五人是一队的,听到有急促的马蹄声就赶紧冲了上来。</p>
三眼铳的爆响震得耳膜生疼,冲在最前的一个侦察营士卒连人带马滚作一团。"散开!"李狗才猛扯缰绳,话音未落,旁边的一个士卒就捂着脸栽倒——如此近的距离,哪怕被三眼铳打中也是很致命的。</p>
双方侦骑在狭窄的山路上厮杀,李狗才的腰刀砍进某个夜不收的肩胛骨,竟被外罩的锁子甲卡住。</p>
他弃刀拔匕首,捅穿另一敌人的眼窝,义军人数比官军夜不收多很多,在李狗才的带领下很快就将这十五骑全部干掉。</p>
当最后一个官军落马时,他清点人数:折了八个人。"快去报告掌盘子,官军离这里不远了。"</p>
刘处直的中军大帐设在乌岭山脚下,他听完禀报,用炭笔在地图上画出三道弧线:"高栎率前营一千人正面接敌,李茂带中营在左侧丘陵埋伏,史大成的后营和亲兵营最后出击打落水狗。"</p>
来到高栎面前,他叮嘱道:"记住,示敌以弱,接敌就退,不要死打硬拼,把官军引进伏击圈。"</p>
他看向郭世征说道:“骑兵营埋伏涝水的河湾这里,等前营、中营同官军接战后,你直接背冲他们。"</p>
"争世王你带自己的队伍守在官道上,平阳营兵要是败了,肯定会通过官道逃回临汾。</p>
也不要求你拦住多久,战后不会亏待你的。</p>
过天星你也是,另一条官道就拜托你了。打赢这一仗,我请兄弟们嫖最好的歌姬。"蔺养成和张天琳二人双双答应。</p>
在义军动身的前一刻,许国福看到夜不收没有回来,知道出事了,立马开始整队列阵准备作战。</p>
在义军到来前的最后一刻钟准备好了。他看到流寇骑着马赶到这里,然后纷纷下马准备进攻。</p>
正午的官道上,冬季末的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