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处直回到了高柏山,等了两天后,李虎、李茂两兄弟陆续也回来了。汇总了情况后,将护院超过二十人的单独列出来以后再打——这些人大部分家里都有个功名,都集中在绥德、清涧。安定县财主较好打些,家里有功名的不多,打了没功名的土财主官府也不会管。</p>
计划制定好之后,就开始招募流民了。已经快三月了,天气没那么冷了,能在去年冬天扛过来的流民那都是上好的兵源。来到了官道上,刘处直先差遣李虎赶着马车去河边挑水,他和李茂在这里搭灶台烙饼煮稀饭。不一会,李虎拉着六七桶水就回来了。</p>
路过的流民看到后都争先恐后地冲了过来。刘处直拔出了雁翎刀,李茂搭弓拉箭,大声吼道:"想吃饼喝粥的后面排好队!再敢往前的试试刀利不利!"流民们被这一手镇住了,老老实实地开始排队。</p>
半个时辰后,烙饼还有粥的香味也飘出来了。这会官道附近的流民越聚越多,李虎粗略地数了一下有上千人了——拖家带口的流民最多,也有部分青壮。粥好了之后,刘处直站在板车上吼道:"一人一碗粥半块饼子!"</p>
李虎负责打粥撕烙饼,李茂在一边烙饼,刘处直维护着秩序。一个时辰后,上千流民都吃上了。有的人吃完不够还想要,刘处直提醒他们:"饿久了第一顿不能吃太多,否则会得病。"</p>
就在这时,流民群里面传来了打斗声。刘处直赶过去一看,三个青壮流民正在打另一个流民。拉开他们一问,原来是这个人抢小孩和他妹妹的饼,这三兄弟教训一下他。听到这,刘处直直接让他滚了。</p>
来到那个小孩旁边,他正安慰着自己的妹妹。看到刘处直过来后,小男孩跪下来磕了个头,感谢了三兄弟还有刘处直。刘处直问道:"你们爹娘呢?"小孩说到:"他们一家是去年夏税交不上然后逃了。后面父亲跟着王二大王打宜君县城,被官军打落城墙摔死了。</p>
王二大王后面要转战陕北带我们不方便。因为爹死在宜君,所以走之前大王还给了我们一些碎银子和粮食。入冬后娘为了节约粮食给我们吃,自己吃的很少,前几天饿死了。我带着妹妹到处乱走也没个去处,今天听说这里施粥就过来了。那个人想抢我妹妹的粥,被三位大哥打跑了。"</p>
刘处直听完说道:"你愿意跟着我上山吗?不说顿顿吃饱,至少每天有碗稀饭。"两个孩子听后高兴地同意了。</p>
回到大锅面前,看到流民们都吃的差不多了。刘处直站在马车上面大喊到:"各位兄弟想不想天天吃上这种稠粥,隔两天吃上一回白面馒头和饼子?"</p>
流民们听后都喊到:"愿意!大王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吃上饭!"听罢,刘处直说道:"上山做贼你们敢吗?"听完后一部分人闭上了嘴。</p>
李茂在旁边搭腔说道:"我们只要有家小的人。需要一百户人同意了,那就上山吃粮。以后有我们一口就有你们半口。上了山都是兄弟,家里妇孺也能吃上饭。"听到李茂这么说,那些有家庭的流民纷纷同意了,很快就凑齐了一百户人。李虎领着收拾完家当往山上走去。至于不愿上山的人,慢慢地离去了。</p>
看流民们走的差不多了,刘处直也往山里走了。刚才那三个流民在后面叫着他说:"掌盘子,我们没有家小了,能上山吗?"</p>
刘处直打量了一番,这三个人不像是挨饿几个月的流民,看身材甚至还有点线条,应该不久前还能是吃上饱饭的人。对此,刘处直觉得得搞清楚情况,不能稀里糊涂就招上山。打量完毕后问道:"你们姓什么?家在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