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莲进得厅来,伏地行礼:“湘莲见过老太太。”贾母抬眼望去,见湘莲英气不凡,身姿挺拔,自有一股江湖豪杰的洒脱之气,心中先有了几分好感。又有宝玉在旁不住地美言,夸赞湘莲的为人与侠义之举:“老太太,湘莲兄为人豪爽仗义,在江湖上也是颇有名望的。他与入画之事,还望老太太成全。”贾母听了,微微点头,叹道:“这孩子命苦,入画也是个薄命的。若能成配,倒也遂了一桩美事。只是须得去宁府知会一声,毕竟入画曾是那边的人。”</p>
湘莲领命,便亲自前往宁府。那尤氏得知湘莲来意后,先是眉头一皱,而后冷笑一声,不屑道:“她既已被撵出府,便是没脸的人,我宁府岂肯再认?莫说什么婚嫁之事,便是提都不愿再提她。”说罢,轻抿了口茶,眼中满是嫌弃之色。湘莲心中大怒,只觉得尤氏此言实在是刻薄无情。然而,他虽满腔怒火,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入画曾是宁府丫鬟,此事还需宁府点头。</p>
湘莲回到住处,心中烦闷不已,反复思量如何才能说服尤氏。他深知,若想与入画长相厮守,这一关必须得过。连续几日,湘莲四处奔波,遍访金陵城中与宁府有交情的名士。他向这些名士们诉说自己与入画的深情,言辞恳切,声泪俱下,恳请他们出面为自己说情。这些名士们平日里就听闻过湘莲的侠义之名,如今见他如此情深义重,纷纷被打动,答应帮忙。</p>
其中一位与宁府关系匪浅的老名士,亲自上门拜访尤氏。他先是与尤氏寒暄了几句,而后话锋一转,提及湘莲与入画之事:“尤氏夫人,湘莲这孩子,在江湖上那可是有口皆碑的。他对入画一片真心,为了能与入画在一起,不惜四处奔波。您看,这也是一段难得的缘分,若能成全,也是一桩善事。”尤氏听了,心中有些动摇,但仍面露犹豫之色:“老名士所言极是,只是入画那丫头,做出那般有失体面之事,被撵出府去,我若再点头应允,恐旁人说我宁府行事没有规矩。”</p>
</p>
喜欢新良缘请大家收藏:新良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老名士见状,又劝道:“夫人此言差矣。入画虽曾犯错,但她如今已有所悔悟。况且湘莲愿以百两黄金为入画赎身,这足以表明他的诚意。再者说,湘莲在江湖上人脉广泛,若能与他结下这门亲事,对宁府来说,也并非坏事。”尤氏听了,陷入沉思,心中权衡着利弊。</p>
与此同时,湘莲又亲自登门,再次向尤氏陈明心迹:“尤氏夫人,湘莲对入画的心意,天地可鉴。入画虽已出府,但我愿以重金赎回她的自由,只求能与她相伴一生。还望夫人成全。”尤氏看着湘莲,见他言辞恳切,态度诚恳,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渐渐消散。</p>
经过月余的艰难周旋,尤氏终于被众人说动,勉强允了此事。她差人告知湘莲:“我看在众人的面子上,便允了此事。但你须记住,入画出了宁府,便与我宁府再无瓜葛。”湘莲听后,大喜过望,赶忙再次登门拜谢。</p>
贾母得知后,命王熙凤操办婚事。王熙凤本就精明能干,接了这差事,自是尽心尽力。她身着一件大红五彩金绣石青妆缎的对襟褂子,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头戴赤金盘螭璎珞圈,脸上脂粉匀施,笑意盈盈地说道:“老太太放心,此事交给我,保管办得妥妥当当。”</p>
王熙凤先唤来鸳鸯、琥珀等一众丫鬟,吩咐道:“你们几个,去潇湘馆帮忙布置,将那喜字、红绸都仔细着挂好,可别出了差错。”又对小厮们说道:“你们去采买些新鲜的花卉,将潇湘馆装点得喜庆些。还有那桌椅板凳,都擦得锃亮,别让人挑出毛病来。”众人领命而去,一时间,潇湘馆内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p>
大婚那日,入画头戴凤冠霞帔,身着红妆,宛如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凤冠上的珠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霞帔上绣着精致的鸳鸯戏水图案,寓意着夫妻恩爱。她与湘莲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缓缓对拜天地。黛玉手持酒杯,笑意盈盈地说道:“今日成就这段姻缘,倒要谢那枫林偶遇之缘,真真是天作之合。”湘莲与入画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彼此的深情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自此,二人携手江湖,如比翼鸟般双宿双飞,再不分离。</p>
诗曰:</p>
枫林邂逅起情澜,侠骨柔肠意自绵。</p>
身份悬殊心未改,良缘终究共婵娟。</p>
喜欢新良缘请大家收藏:新良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