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4-17 长江口 “长门”怨(2 / 2)

长门的舰长伏见宫博义王问:“会不会是从上游飘下来的?我们在江阴要塞前也扫除过几颗机雷,有可能是漏网之鱼。”

“但愿是这样……”山本五十六话音未落,陆奥号再一次触雷,这一颗水雷在其右舷爆炸,主装甲带5个防雷隔舱破裂进水。山本骂道:“八嘎,陆奥的观通部门在干什么?触雷一次也就罢了,怎么还会触雷?”

伏见宫大佐接了一个电话之后,神色紧张地对山本说:“司令官阁下,扫雷舰报告,长江口发现大量机雷,而且不是普通漂雷,是固定在海底的大型锚雷,只能用主动水听器探测,舰艇观通部门根本看不见。”

山本五十六顿时愣住了,长江口怎么会出现锚雷?这锚雷可不像漂雷可以顺着江水漂往下游,锚雷布雷的时候在哪里,它始终就在哪里,不会移动位置,但是极难被发现。从最近的舰艇活动记录来看,日军自己的舰艇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的布雷行动,也没有其它国家的船只可以进行布雷作业。

“一定是支那人的潜水舰,命令扫雷舰以最快的速度扫清前方航道的机雷,不能让支那人把我们困在长江里。”山本五十六认真地说,唯一的可能就是中国人的潜艇悄悄摸进来,趁着长门陆奥和几艘辅助军舰在长江内的时候在入海口布雷进行封锁。

山本的推测非常正确,这些水雷正是西南海军的潜艇布设的,布雷的过程总共出动了3艘031型柴电潜艇,他们从东沙岛的秘密基地出发,每一艘潜艇携带10枚海魂-1a重型鱼雷和24枚500kg的大型锚雷,白天低速潜航,夜晚浮出水面,以通气管状态高速航行并且充电,从日本海军的舰队防线中渗透过来,在长江口水深较大的航道将水雷全部布设好,定深15米,然后在佘山岛附近待命。不知死活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正好撞上,陆奥号在前方,触雷之后虽然立刻减速停车,但是几万吨的军舰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停下来的,巨大的惯性让陆奥号继续向前冲去,又接连触发3枚水雷,舰体受损颇为严重。

陆奥号还没有完全停下,被伏见宫舰长命令加强警戒的长门号对空观察哨发现了南方天空中出现的大型混编机群,距离35海里。于是长门、陆奥立刻响起刺耳的防空战斗警报,在两艘战舰上空盘旋的32架零战立刻分出24架前出拦截,并且电报通知了赤城、加贺两艘航母,两艘航母立刻紧急起飞全部75架零战赶赴战场。

长门号发现的机群由中国空军第1军下属37航空师72架zq-3、36架zq-4和33航空师的12架ql-2轰炸机组成,高志航给手下的几个师长下达的命令是袭扰,以歼灭日军空中力量为主。

中国空军机群中的zq-3战斗机编队看到零战袭来,师长刘粹刚毫不犹豫地下命令:“全体准备战斗,一梯队立刻上升至8500,二梯队保持高度5000。”

接到命令之后,所有zq-3离开机群,开始加速爬升,待到看清来袭的鬼子零式战机之后,刘粹刚又命令:“一梯队,‘双绞线’战术,开始攻击!”

“是!”顿时72架zq-3战斗机向四周散开,分成了36个双机小组,僚机在前、长机在后进入高速俯冲。所谓“双绞线”战术,也就是太平洋战争中大名鼎鼎的“萨奇剪”,这种战术现在被陈纳德和东方云明发明出来,并快速普及了所有的空优战斗机的飞行员,因为这种战术的使用过程中,前后两架飞机的飞行轨迹就像是缠绕在一起的两根电线,所以叫做“双绞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候的零式仍然没有将短波电台配备到每一架战斗机,所以,鬼子的飞行员还是习惯于单打独斗,讲究个人的技术水平,这一次,中国空军在获得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之后,首次在实战中使用“双绞线”,令日军的飞行员挨了当头一棒。面对中国战斗机的高速俯冲,零式十分熟练地使用水平盘旋规避,zq-3的第一波攻击没有一个命中,有几架飞机还被零式咬尾,任凭他左右来回滚转,以s型轨迹躲避零式的炮弹,却始终没有甩开零式。

刚从飞行学校毕业半年的岩本彻三少尉将油门一踩到底,使用大过载盘旋机动咬住了刚刚试图攻击他的一架zq-3,这架zq-3正在调整飞行姿态,试图再一次拉起,爬升的动作带来的必然是速度损失,很快,岩本少尉就把两架飞机的间隔缩小到了500米,他毫不犹豫地按下机炮发射钮,两门九九式20毫米机炮“砰砰砰、砰砰砰”地向那架喷涂青天白日机徽的飞机打着短点射,那架飞机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滚转性能倒是十分优异,自己的零式有点跟不上,连续打了20多发炮弹,全都没有命中。

就在岩本彻三连续修正了几次,抓住目标将要再一次通过自己准星的机会,认为这一次一定能命中的时候,几条明亮的弹道越过他的座舱上方。岩本大吃一惊,回头一看,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追上来了另一架zq-3,距离他只有不到400米的距离!这时候如果岩本彻三放弃咬尾攻击,立刻脱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目标,他确信这一次一定能击中。

岩本的技术确实很好,就在他的座机被击中前半秒钟,他火力全开地长点射终于有一发机炮炮弹击中了前方那架尾翼编号52311的zq-3,将他的右侧机翼副翼撕掉了一大块,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座机被后方那架朱雀-3的mg-151/20螺旋桨同轴机炮命中两发炮弹,其中一发穿甲燃烧弹击中了油箱引发大火,飞机舵面失控,岩本彻三使劲地蹬踩方向舵,用尽最后的努力,将零式的飞行姿态调整至水平,这时候汽油引发的大火已经烧到座舱,烧到了他身上,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座舱盖跳出,没有急着打开降落伞,而是利用空气的高速相对流动吹灭了身上的大火之后才开伞,最终落进了黄浦江,被赶来的一艘炮舰救起。

在赤城、加贺紧急起飞的零式大部队到来之前,数十架携带火箭弹的zq-4战斗机分别扑向长门和陆奥,12架ql-2则集中力量攻击悬挂着将旗的长门号。

火箭弹虽然无法对长门级厚实的舰体装甲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却能够在小口径高炮的有效射程外对舰上缺少装甲防护的高炮手造成很大的伤害。密集的火箭弹接连击中被水雷捆住手脚的长门和陆奥,小口径速射高炮的火力迅速被歼灭,尤其是陆奥号,防空火力本身就很弱,几轮火箭弹打下来,就已经完全失去了速射高炮的保护。

火箭弹扫荡过后,12架ql-2“斯图卡”一架接一架地滚转180、开启减速板,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啸声进入俯冲,机首与水平面的夹角达到了惊人的80,如果不是考虑到炸弹可能打着螺旋桨,斯图卡甚至可以进行90的垂直俯冲。长门号紧急转舵规避落下来的炸弹,但还是被命中7枚近失弹和4枚直接命中的航弹,其中一枚炸弹击穿了舰体舯部的甲板,将烟囱炸出了一个大洞,幸运的是,这是颗哑弹,钻进了锅炉舱却没有爆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旗舰被中国人的飞机围攻,陆奥号的舰长平城一郎大佐命令舰上的双联装127mm高炮使用延时引信炮弹,向2海里之外的长门上方1000-2000米空域开火支援,尽一切可能拦截中国人的空中打击。

5000米以下的空域打得热火朝天,日军舰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旗舰长门号上,防空火力都是围绕长门进行支援。然而,平城一郎没有注意到,航向280、高度约9000米,距离40千米的地方,3架后掠翼的双发飞机正以600多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逼近陆奥号战列舰。

“航向100,高度8800,速度615,目标距离40公里。”长机的飞行员向机舱里的一个文职军官报告。

这个文职军官看起来十分的年轻英俊,三七分发型,但是眼神中却有着十分老到的坚毅和稳重,听完机长的报告之后,他下令:“弹载设备检查,显像管预热!”

“弹载设备工作正常!”……“屏幕显像管预热完毕!”

“无线电连接,高度下降至7000。”

“高度8500……高度8000……高度7500……高度7000,到——”机长回复。

武器遥控手回复:“无线电控制已连接、战场电视已连接,摄像头工作正常。”

过了一会儿,机长报告:“目标水平距离4000米到——”

“投弹!”

“弹体放出!”一枚重达640kg、弹体细长的航弹从机腹弹仓中被释放出去,在重力的作用下急剧加速,向江面上静止不动的陆奥号战列舰砸下去,飞机上一个空军的文职军官盯着面前的屏幕,来回推拉摇晃着手柄,用无线电控制着这颗炸弹巨大的尾翼舵面改变着炸弹的下落轨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炸弹!”陆奥号战列舰的对空观测哨突然看见一颗黑乎乎的炸弹距离自己越来越近,本来他早就看到了高空中的这3架后掠翼飞机,但是压根就没想过还有飞机能够在这样的高度投弹轰炸一艘停在江面上的军舰,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颗炸弹准确命中陆奥号的舰尾,巨大的动能使得它贯穿了3层装甲甲板,击穿了底部,在水里发生爆炸,150kg的黑梯炸药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摧毁了尾舵,刚刚准备加速的陆奥号彻底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能沿着直线行驶,或许会产生一些偏航。

这还不算完,第一颗炸弹落下来之后,又有两颗炸弹从高空中落下来,其中一枚击中舰舯部,钻进锅炉舱之后爆炸,锅炉爆炸又摧毁了燃油舱,几百吨重油混合着煤炭发生猛烈的燃烧,浓烈的黑烟带着熊熊的火猫窜出了上甲板,第二颗炸弹命中后5分钟,第三颗炸弹命中了前甲板的2号炮塔,炮塔的顶部装甲虽然很厚,却扛不住640kg、以高亚音速落下来、带有侵彻战斗部的航弹,这颗炸弹的爆炸虽然没有直接引发弹药殉爆,却摧毁了防火门,并且把原本整齐的410mm炮弹炸得到处都是,而这时候燃油引发的大火已经愈发地失控,火势逐渐蔓延到了舰体前部,接近了主炮炮塔。

陆奥号中弹起火之后,原本围着长门的那些飞机纷纷返航,山本五十六这才送了一口气。回头一看,陆奥号怎么莫名其妙地中弹了?不是所有的飞机都在围攻旗舰长门吗?直到他看到第三颗制导炸弹从高空落下,命中陆奥的过程,山本五十六惊呆了,天上那3架飞机那么高,他实在无法想象需要多么精确的瞄准才能把炸弹扔得这么准。

没等山本想明白这个问题,陆奥号的弹药终于因为持续的火烤引发殉爆,几百发410mm炮弹和发射药包的爆炸,将陆奥的2号炮塔“发射升空”。

喜欢超时空突击队之二战风云请大家收藏:超时空突击队之二战风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