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037 中华海军(2 / 2)

“哈哈,别看迈巴赫是德国的牌子,工厂也在德国,但是它的资本流动和技术却控制在我们手里,所以,这也是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在我看来,生活嘛,该享受的就享受,该奉献的时候就要奉献,我就不信一辆高级轿车就能消磨掉一个伟人的意志!还有啊,领导本身就特殊,什么事都要考虑,配辆车,有什么事、要去什么地方不都方便吗?”东方云明说。

“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们……恭敬不如从命?”伍豪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必须的嘛!”

几个人相互握手然后各自离开。

两天后,与伍豪和李德胜计划一致,王明、博古和李德“三人团”在玉屏召开总结会议,本来博古第一个讲话,极力地肯定最近一段时间的革命成果,而对于王明所犯的左倾错误轻轻带过,想要为整个会议的内容定下“基调”,但是没想到接下来上台讲话的伍豪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严肃批评了党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所犯的过分激进的错误,并重新肯定了李德胜的“游击战略”的正确性,建议由李德胜重新指挥工农红军的下一步战略行动。伍豪讲完之后,朱玉阶和刘坚(bocheng)等军事干部也表态同意伍豪的观点,随后的表决中,大部分参与会议的人也都表示同意。表决完毕之后,李德胜上台讲话,阐述了之前与东方云明商量好的合作方案,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在西南三省地区范围内,不得主动与西南军任何部队发生冲突,红军从玉屏出发之后,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渡过长江到达重庆,之后在西南军方面的协助下分批次通过新修的成渝铁路和宝成铁路成都到广元段直接在广元市下车,之后继续北进经过宝鸡,最后到达陕北,计划将陕西省肤施县(今延安)作为新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初步估计整个转移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东方云明能帮到党的,就只有沿途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物资给养,倒也还好,红一方面军现在只有3万多人,相当于西南军一个军的部队,四方面军现在暂时盘踞在川北,等待和中央红军会合,一起前往陕北,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暂时以西南军第32军的身份作掩护,驻扎在贵州东部,协助西南特区武警部队防备湖南方面的中央军薛岳所部。不论如何,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东方云明而严重“缩水”了,剩下的需要红军用双脚去“丈量”的路程已经不足一万里了,单单是不用从雪山、草地绕圈子就节省下不少的距离,重庆到广元的铁路又是将近两千里。

……

“送走”了工农红军,东方云明总算是送了一口气,蒋介石就算再火大也没事,中央军已经在第五次围剿的战役中疲惫不堪,要想进攻西南特区是很费力的,他绝对不会看着到达陕北的红军迅速急剧壮大,而自己却在川东和贵州与西南军死磕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磕出个结果。可以说,1935年的春节是东方云明穿越之后过得最舒坦的一次了(其实总共他也就过了两个春节)!

春节还没过完,美国方面又传来两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第一,长兴船务公司两个月前完成的5艘022型2400吨级驱逐舰和两艘021型6500吨级轻巡洋舰在横跨太平洋的过程中全部完成了海试,目前已经到达上海军港,国军海军部部长陈绍宽将军已经验收了军舰!第二,叶恭剑于1934年1月份向德国鲁尔造船厂订购的3艘“高速特种运输船”已经完成了船体制造和部分设备的安装,目前正在沿大西洋向南,前往长兴公司位于南非开普敦港的造船厂进行“设备加装”。

看到这个“高速特种运输船”的名字,东方云明忍不住发笑:他看过德国人给出的施工草图,谁家造的运输船留那么大的3个炮塔座圈还把舰桥造得那么高?

这3艘很明显的大型军舰之所以被冠以“特种运输船”的名字,其实也是德国受制于《华盛顿海军条约》,掩人耳目的无奈之举。如果非要以现有的舰种定义来给这3艘战舰一个准确的定位,东方云明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好,说它是传统的战列舰吧,主炮口径太小,火力弱,还拥有最大31节的高航速;说他是重巡洋舰吧,3万多吨的满载排水量又严重超标;说它是战列巡洋舰吧,全身的装甲厚到重巡的8英寸主炮都打不穿的地步……这一级的战舰造出来,就连德国海军自己都不知道该怎样给它定位,完全就是个“四不像”嘛!

为了这两艘轻巡和5艘驱逐舰,陈绍宽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自从去年6月份与东方云明在上海外滩碰面之后,他就一直在海军之中培养自己的亲信,还一直在拉拢原本与他关系不是很好的沈鸿烈,同时加快了福州海军学院的教学进程,加紧训练熟练的舰艇兵。新舰到位之后,陈绍宽直接就分配好了各军舰的水兵和指挥官,随后国民革命军海军部和西南民主联合军军事委员会在2月15日同时发出通电:国民革命军海军全体成员及所有军用舰艇加入西南民主联合军,编制为西南军海军,西南军军事委员会下属成立海军司令部,由陈绍宽任海军总司令,授海军上将军衔,陈季良为海军副总司令,授海军中将军衔;2艘轻巡与5艘驱逐舰以及5艘老式驱逐舰编为西南海军暂编第一舰队,由沈鸿烈任舰队司令,授海军少将军衔!

对于陈绍宽的“突然叛变”,蒋介石措手不及,气急败坏地发布通电,称海军部与西南军事委员会双方的决定没有经过南京中央政府的同意,视作无效,并且同时宣布陈绍宽为“叛将”,命令中央军立刻对海军舰队实施打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蒋介石的这个命令可以说是最无效的命令,虽然海军舰队驻扎在上海,但是让陆军去攻击海军实在是“老太太咬核桃”——无从下口。原来的海军只有最大不过一千五百吨的小型驱逐舰,火炮也只有76mm,自然无法对抗陆地上的炮火,可是现在陈绍宽手里有着两艘6500吨的021型轻巡洋舰,单凭每艘轻巡的3座3联装155mm主炮,就可以用榴弹对4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覆盖,再加上巡洋舰上莱茵金属生产的6座双联装100mm副炮,以及每艘驱逐舰上两座双联装127mm主舰炮的火力,可以对所有距离长江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的目标进行火力覆盖,即使打不过,也可以随时撤往海上。如果蒋介石的中央军还有空军存在的话,说不定还能有点作用,可他原有的空军已经连人带飞机被东方云明卷走了,只留下杭州笕桥航校机场上、没人能驾驶的几十架霍克ii、霍克iii战斗机。

不管蒋介石如何叫嚣要制裁陈绍宽,在没有接到西南军军委的下一步命令前,陈绍宽还是一直待在上海的军港。沈鸿烈原本是东北军的海军,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海军被日本海军全歼,沈鸿烈退让到关内,却不受国民政府重用,与陈绍宽也有些嫌隙。今年年初陈绍宽找到他,让他和自己一起投奔西南军的时候,沈鸿烈也确实有些犹豫,陈绍宽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慢慢考虑。当7艘崭新的军舰从太平洋对岸驶来的时候,沈鸿烈也想明白了,自己跟着陈绍宽选择西南军,即使以后陈绍宽可能翻旧账为难自己,也总比在蒋介石手底下做个光杆司令强,南京国民政府什么财力他还是知道的,每年海军领到的军费刨去养兵的费用和日常训练费用,剩下的买一艘几百吨的内河炮舰都不够!要不然中国海军也不至于发展了这么些年还是原来那几艘老军舰,一艘几百吨的“逸仙”号内河炮舰都被当做轻巡洋舰使用。

对于蒋介石的反应,东方云明也是早有预料,也准备好了解决的办法。蒋介石的进攻命令下达没几天,纳粹德国驻华武官汉斯?冯?塞克特将军就面见蒋介石,以德国莱茵金属pak35式37mm反坦克炮的相关技术图纸和一条生产线为交换条件,交换蒋介石政府承认海军部队划归西南军。

面对纳粹德国如此诱人的条件,蒋介石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以国民政府的财力,海军这种烧钱的军种他的确玩不转,还不如将这个鸡肋送给西南军,换取陆军的反坦克炮技术,这样在以后与日军坦克交火的时候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对于蒋介石提出德国协助中央军建立防空兵部队的要求,塞克特将军也表示可以商量。老蒋这回有些不明白了,纳粹德国放着好好的中央政府不合作,为什么那么看重西南特区这样一个地方政权?

蒋介石没想明白,但是西南军军委会的几位将军却非常清楚,他们和纳粹德国现在是一种战略合作的关系,这个战略合作不仅仅是军事科技上的一些共享,而是一种国家战略层次上的合作,为了这次合作,阿道夫?希特勒甚至从德国派了一个军事顾问团来到成都,领队的人名字叫瓦尔特?韦佛,德国空军参谋长,中将,这个人是德国空军中少有的推崇战略轰炸理论的军官,如果不是他1936年因空难死亡,或许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是另一个景象。除了瓦尔特?韦佛之外,这个军事顾问团的主要成员还有:海因里希?希姆莱、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埃尔温?隆美尔、海因茨?古德里安……这个阵势不可谓不大,纳粹德国的陆军、空军以及党卫军的主要人员都有!

喜欢超时空突击队之二战风云请大家收藏:超时空突击队之二战风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