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东海的风,命运的起点(1 / 2)

自马林梵多启航的商船,在经历了伟大航路变幻莫测的气候与颠簸狂暴的海流之后,终于驶入了被誉为“四海之最弱”的东海。</p>

那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p>

空气中那股混合着硝烟、野心与铁血的紧张气息,仿佛在越过颠倒山的那一刻,便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彻底隔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咸腥味的、纯粹的、属于海洋本身的慵懒与平和。海风不再是怒吼的凶兽,而像是顽童的呼吸,轻柔而又带着几分无忧无虑的暖意。天空,也褪去了伟大航路那份阴晴不定的诡谲,呈现出一种澄澈如洗的蔚蓝,纯粹得令人心醉。</p>

船上的商人们也明显松弛了下来,开始高声谈论着故乡的妻儿与即将到手的利润,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安稳生活的满足与向往,与伟大航路上那些海贼与海军眼中永不熄灭的火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殷长歌负手立于船首,任由那和煦的海风吹拂着他略显朴素的青色道袍,一头乌黑长发被一根寻常木簪随意束起,飘散的发丝随着海风轻轻舞动。他那双左墨右星的奇异眼眸,此刻已然敛去了所有神光,变得与常人无异,只是比寻常人的眼睛,更显得深邃、幽静,仿佛倒映着一片亘古不变的星空。</p>

十年的静坐观棋,他的道心早已沉淀得如同一口万年不波的古井。马林梵多的“秩序”与“铁血”,四皇的“霸权”与“豪迈”,革命军的“颠覆”与“理想”,皆如过眼云烟,在他这口古井中倒映出清晰的影像,却无法令其泛起一丝真正的涟漪。</p>

然而,当这艘船真正驶入东海,当那股纯粹而质朴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时,他那古井无波的道心,竟是极其罕见地,荡开了一圈微不可查的、温润的涟漪。</p>

“返璞归真么……”他轻声自语,声音轻得仿佛随时都会被海风吹散,“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宏大的史诗,其开篇,往往只是最平淡无奇的一笔。此方世界,倒也深谙此道。”</p>

他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力量,亦非为了布局。他只是来“见证”的。</p>

见证那条他曾于命运长河中窥见一角的、璀璨到了极致的、仿佛由最纯粹的太阳光辉凝聚而成的金色丝线,是如何从这片最不起眼的“溪流”之中,悄然萌芽,并最终成长为一棵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参天大树。</p>

这,便是他此番红尘炼心之旅,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p>

数日后,商船在一座地图上都毫不起眼的小岛港口缓缓靠岸。</p>

这里,便是风车村。</p>

入目所及,皆是平和。小小的港口停泊着几艘渔船,渔民们正忙碌地修补着渔网,脸上带着被海风与烈日雕琢出的黝黑与淳朴。村子不大,一条主干道贯穿其中,两旁是风格朴实的木质房屋。村子后方的山坡上,一座巨大的风车正迎着海风,悠悠地转动着,发出“吱呀吱呀”的、仿佛能催人入眠的声响。</p>

这里没有海军要塞的森严,没有商业都市的繁华,更没有新世界的杀伐与混乱。这里的一切,都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宁静、祥和,充满了生命最原始的活力。</p>

殷长歌走下舷梯,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他那早已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息,让他完美地融入了这片环境,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就像一个远道而来的普通旅人,眼中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好奇,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世界风暴中心的小小村庄。</p>

他的元神之力,如一圈无形的涟"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整个村庄。刹那间,村子里所有鲜活的画面,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识海之中。</p>

他“看”到了村长乌普·史拉普正为村子的财政问题而吹胡子瞪眼;“看”到了酒馆老板玛琪诺正擦拭着酒杯,脸上挂着温柔的微笑;“看”到了山贼达旦一家正在后山为几个小鬼头的伙食问题而大伤脑筋……</p>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村口那棵大树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