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回过神,接过茶盏,却只是呆呆地望着跳跃的烛火。黛玉也端起茶,轻抿一口,涩意漫上舌尖。“罢了,”黛玉幽幽开口,“这世事本就如此,我们不过是在这命运漩涡里打转的蝼蚁。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珍惜当下。”宝玉缓缓点头,眼中的迷茫似褪去几分。窗外雪渐停,月光洒在残梅上,竟有了几分圣洁。“林妹妹说得是,我不该如此消沉。”宝玉放下茶盏,坐直身子,“大姐姐身处宫中不易,我日后定当多念着她。环儿、探丫头,我也会用心相待。”黛玉嘴角泛起一抹浅笑,眼中的忧愁也淡了些。两人相视而坐,在这清冷的夜里,似都寻到了一丝温暖与力量。</p>
正说着,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宝玉和黛玉起身走到窗边,只见几个婆子匆匆跑过,嘴里还念叨着“不好了,宫里来人了”。两人心头一紧,对视一眼,急忙迎了出去。</p>
只见荣国府正堂前,一位身着明黄服饰的太监站在那里,神色威严。“奉贤德妃娘娘口谕,宣二公子贾宝玉即刻入宫觐见。”太监尖着嗓子说道。宝玉心中一惊,不知是福是祸,但也只能匆匆整理衣衫,随太监而去。</p>
黛玉站在廊下,望着宝玉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希望宝兄弟此去平安。”她轻声喃喃。袭人在一旁安慰道:“林姑娘放心,宝二爷吉人自有天相。”</p>
夜色渐深,黛玉独坐在暖阁,手中的棋子已凉透。她望着窗外那几枝残梅,心中默默祈祷着宝玉能早日归来,也不知这宫墙之内,又会生出怎样的波澜。</p>
宝玉随着太监一路进宫,心中七上八下。踏入那巍峨的宫殿,只觉处处透着威严与神秘。见到贤德妃,他急忙跪地请安。贤德妃命人赐座,目光慈爱又带着几分忧虑。“宝玉,今日唤你来,是有要事相商。如今朝堂暗流涌动,咱家虽有贵妃之尊,但也难免遭人算计。你在外行事切不可再任性而为。”贤德妃轻声说道。宝玉忙点头称是。贤德妃又问起家中情形,宝玉一一作答,提及黛玉时,眼中不自觉流露出温柔。贤德妃看在眼里,微微点头。</p>
“林姑娘才情出众,你二人倒也般配。只是这世间之事,多有变数,你要好生珍惜。”贤德妃语重心长道。宝玉谢过贤德妃,待天色渐晚才出宫。回到荣国府,黛玉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他平安归来,心中的石头落了地。</p>
两人回到暖阁,将宫中之事细细说来,这一夜,暖阁里又燃起了炭火,温暖又重新回到了这小小的空间。</p>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几日后,朝堂风云突变,有人弹劾贾家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圣旨很快下达,荣国府被查抄,众人皆惶恐不安。宝玉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黛玉更是忧心如焚,身体愈发孱弱。贤德妃在宫中也极力周旋,试图保住贾家,但局势却越来越严峻。</p>
抄家那日,官兵如狼似虎地涌入荣国府,将财物洗劫一空。宝玉看着熟悉的府邸变得一片狼藉,心中满是绝望。黛玉晕倒在宝玉怀中,气息微弱。</p>
就在贾家陷入绝境之时,一个神秘人出现了。他自称与贾家有旧交,愿意出手相助。此人带来了一些关键证据,证明贾家是被人陷害。在贤德妃的配合下,局势逐渐扭转。</p>
最终,贾家虽保住了部分家业,但已不复往日辉煌。宝玉和黛玉经历了这场变故,感情更加深厚。他们明白,在这世事无常中,唯有彼此相伴,才能熬过艰难岁月。</p>
日子在劫后余生的余悸中缓缓流逝。然而,那神秘人的身份却成了萦绕在众人心中的谜团。宝玉暗中调查,却毫无头绪。</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