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瓦盆那一点新绿之上,像给这株刚破土的小生命镀了层金边。</p>
林末蹲在盆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那株刚刚破土的月光花幼苗。这小东西还弱得很,细嫩的茎秆跟根豆芽似的,一阵风就能吹折了,两片小小的、带着银白纹路的子叶正努力地舒展着,像是伸着懒腰,贪婪地吸收着晨间的露水和阳光。</p>
"长啊,好好长。“林末轻声嘀咕着,心中升起一种奇妙的责任感。这不单是株能换灵石的灵植,更像是他修仙路上的第一个"作品”,寄托着他的希望。</p>
接下来的日子,林末的生活有了盼头,变得规律而充实。</p>
每天清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看这株月光花。凭着前世学过的那点园艺知识,他摸摸土壤湿度,挪挪瓦盆位置,确保这小家伙能接收到最舒服的散射光照。然后,他就握着那块神奇的玉简,潜心下去,去"倾听"幼苗的需求。</p>
这玉简反馈得越来越清楚了。有时候是:“渴了,想喝水”;有时候是:“土里少点啥东西”;有时候就单纯是:“给点力气吧,我想长根呢”。林末便调动体内那点可怜的灵气,通过玉简一丝一丝地送过去。他控制得极为小心,跟喂奶的爹妈似的,生怕一下子喂多了,撑着这娇贵的小东西。</p>
白天的时候,他就跑到木屋附近那块年丝草地。</p>
他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见草就薅,薅了就跑。现在他把这片草地当成了自己的"灵田",精心伺候着。他拔了周围抢营养的杂草,时不时还用玉简送点生机过去,帮那些被他"吸"过的年丝草恢复元气。</p>
林末发现,这种"取"与"予"的平衡,就像是农田轮作一样,虽然当下的收获没增加多少,但长远来看,草地越来越有精神,那些被他"照顾"过的年丝草,比野生的恢复得快多了,草叶也更加青翠。</p>
吸收草木精气这活儿,说实话,枯燥得很。他盘腿坐在草丛里,手握玉简,神情专注,跟个老僧入定似的,小心地引导那一缕缕淡绿色的精气,往自己的气海里送。</p>
他的气海还是练气一层的样子——一片薄雾。但经过这些天的积累,那雾气比起初浓了那么一丁点,不再是风一吹就散的模样。至少现在,他每天用来滋养月光花和吸收草木精气后,丹田里还能留下点"底子",不至于彻底见底。</p>
"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林末常这样安慰自己。</p>
傍晚回到木屋,他就对付点简单的食物。那些麦饼已经快吃完了,肚子时不时地抗议,提醒他口袋有多扁。饭后,他就坐下来打坐。</p>
他彻底放弃了那部《引气诀》,那功法引来的灵气杂质太多,跟混了沙子的米饭一样,难以下咽。还不如草木精气来得纯净、温和。他在入定中,细细梳理白天吸收的草木精气,感悟玉简上传来的那种沧桑古韵,尝试跟这片草木建立更深的联系。</p>
他也一次次试着破解玉简上的内容,但除了开头那几个模糊的古字,后面全是天书。不过,用得久了,他感觉自己跟玉简之间像是熟悉了起来,拿在手里时,那温热的感觉更明显了,就像是玉简也认出了他这个"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