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腰酸背痛的姜珏躺了半天,眼皮很重,身上也黏糊。</p>
没睡好,脑子里面突突的跳。</p>
费劲睁开眼,倒是没见秦过。他脑子有些昏。下半夜他几乎都是半梦半醒的由着秦过折腾,这时候还恍惚着。</p>
他没看见的地方,小黑龙在空中扭成了一团。</p>
【主人,姜珏大人醒了。】</p>
姜珏才支起身体,想着下床找点水喝,门口高大的人影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p>
手上端了一碗粥。</p>
“醒了?”秦过把粥放好,这回神清气爽了。</p>
走过来一把抱起姜珏,往那桌子上走去:“见你没醒,怕你饿,去煮了粥。”</p>
姜珏都不知道这人哪里来这么大力气,自己好歹也是个男人,秦过一只手就轻松的把他捞起来,另一只手还拢了一下他的衣袍。</p>
“有没有难受?”秦过的脑袋蹭过去,鼻子抵在姜珏的侧脸。</p>
他鼻子高,鼻骨戳着姜珏脸痛。</p>
“没有不适……”姜珏回了一句,有气无力的。</p>
也不是没有,就是腿磨得疼。但是难以启齿,不太好开口。</p>
两人吃了饭,秦过就帮着姜珏整理了一下文书,让他躺着补了会儿眠。</p>
待到下午,姜珏这才真的清醒,恢复了,又要处理事情。</p>
新城如今人口已有五万,并且还在持续地增长。</p>
除了对军事上的详细编制,还有各方面的事务。</p>
姜珏鼓励生育,鼓励教育,还有专门对妇孺的政令。</p>
全面地从女性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育儿贡献划分了很详尽的奖励制度,丧夫的妇女鼓励再嫁,若是有军功,还可以沿袭到其子的身上。</p>
凡有爵位的妻女,都有义务去哺育育英堂的婴孩。</p>
与此同时,赵老叟主持编纂的《兵谶书》经过一年的修改,终于问世。</p>
这是一本法家与兵阴阳家相结合的学论,里面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不阿贵 刑无等级”的思想雏形,并详细地记录了依照中洲礼仪教化为蓝本所演变而来的如何教化民众的“礼法”。详细的标注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做的会有什么样的奖赏,不该做的会有什么样的惩罚。</p>
书一经问世,由新城蔓延而去,文化的新篇章也骤然翻开。</p>
陆陆续续从大陆的各个地方而来的学者来到新城,有人停留,也有人离开。</p>
《兵谶书》颁布的第二月,在中洲共城的一名男子求见姜太子姜环,促膝长谈,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念。</p>
这是战争的第三个年头了。</p>
就像秦过所说的,新的时代正在来临。</p>
战争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冷兵器的时代,战争好像是一个缓慢地齿轮,它缓慢地旋转,缓慢地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p>
血缘贵族的影响正在缩小,在《兵谶书》与姜珏刻意地引导下,新城已经开始全民皆兵的状态。</p>
姜珏忙起来,秦过也跟着忙。有时候去练兵,有时候去看着造物坊有没有新的发现,有时候还会带着人去山中打猎玩儿。</p>
日子一晃进入盛夏。</p>
据说魏国勾结西戎意图反扑,孙国写信求援,秦过又要收拾收拾准备出兵了。</p>
他是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武力值非常超纲,让人闻风丧胆的程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