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又有新发现(2 / 2)

以现有的能力衡量,此路途风险极大。</p>

稍有不慎,出征者便可能全军尽墨。</p>

此外,开辟航道还需具备经济效益。</p>

缺乏经济支持,即便航道畅通,也终将因亏损而被废弃。</p>

毕竟没人愿意长期从事亏本生意。</p>

然而我所标示的这条航路有所不同。</p>

此路一路向前,沿线多数区域有人居住。</p>

连通南洋、西洋等多个地域。</p>

有人烟便能补给、交易,获取丰厚收益。</p>

即便需穿越大西洋,所涉距离也较其他路径短得多。</p>

更为稳妥可靠。</p>

表面上看似遥远,实则成本最低且最高效。”</p>

听到韩成如此阐述,朱元璋与朱标点头领会其意图。</p>

“依你之见,一路向北经白令海峡前行也非明智之举?”</p>

韩成答道:“并非完全不可行,只是极为不划算。</p>

在北方更多地区尚未充分开发的前提下,不如直取太平洋便捷许多。”</p>

朱元璋听后,沉默不语,目光停留在地球仪上,思绪翻涌。</p>

韩成与朱标察觉到他的沉思,便安静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断他的思路。</p>

片刻之后,朱元璋深深呼出一口气。</p>

“韩成,咱们就这么定了。以后两路航程都要开展!</p>

要么就先专注于太平洋这条线路。</p>

这条路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取土豆和红薯这两个宝物!</p>

只要能把它们尽快带回国内,这对朕,对大明来说都是值得的!</p>

没什么亏可吃。</p>

越早把它们弄回来,大明就越早能解决更多人的饥饿问题。</p>

百姓有饭吃,大明的负担就会轻很多啊!</p>

即便将来有了土豆和红薯这种高产作物,这条航线停了也没关系。”</p>

粮食问题对朱元璋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能大幅增产的作物,他对此抱有极高的热忱。</p>

韩成听到这里,虽未多言,却默默点头表示赞同。</p>

若是为了早日得到土豆和红薯,朱元璋的决策也合情合理,无需指责。</p>

不过,提到这个话题,韩成心里隐约泛起一丝忧虑。</p>

并非忧虑寻觅不到这两物,而是顾虑这个时代所产的土豆与红薯,与未来经过繁复改良的品种相比,存在显着差异。</p>

其产量远不及后世那般令人震撼。</p>

倘若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终将其种子带回,种植后却发现成果,那可真是糟糕至极。</p>

回忆起朱元璋初闻土豆、红薯高产时的欣喜模样。</p>

再观当下的老朱,为了获取它们不惜穿越太平洋,全然不顾后果,韩成愈发感受到一种紧迫感。</p>

若真有差池,差距悬殊,老朱必定自责不已。</p>

这般思虑一番后,韩成强令自己放下这些念头。</p>

不可能的,差距不会如此之大……应该不会吧?</p>

不过是几百年精心选育的结果罢了。</p>

“韩成,你神色为何不佳?</p>

是在为太平洋航路忧心忡忡?还是害怕人员伤亡?</p>

又或是担忧投入过多?</p>

无需挂怀。</p>

有些事,有些路,即便代价高昂也值得去尝试。</p>

自从在你处得知土豆和红薯的神奇之处,思夜想着能得到这两样宝物!</p>

想到它们惊人的产量,我便兴奋得难以入眠!”</p>

为了得到这两件宝贝,即便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p>

朱元璋越这么说,韩成就越心疼,隐隐不安,心中那种不祥的感觉愈发强烈。</p>

但他此刻无法向老朱解释,那些高产作物其实是经过多代改良的成果。要是现在说出来,恐怕一顿责骂是逃不掉了。</p>

他只能想着等带回土豆、红薯之类的东西后,再看实际情况如何。即便真有差距,也绝不会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夸张……</p>

说到这里,该交代的事差不多都说完了,朱元璋父子准备告别韩成离开。</p>

韩成知道,他已经成功点燃了朱元璋内心的火种,这股热情未来不会再被扑灭。</p>

因为他的存在,大航海时代将由大明提前开启至少一个世纪。</p>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朱元璋父子离开感到无比欣喜。</p>

他心里还惦记着与宁国公主的约会,希望能重拾旧情。</p>

来的时候,朱元璋满心忧虑,一直在思考藩王制度的问题。</p>

离开时,所有的顾虑都已烟消云散。</p>

在韩成这通剖析后,藩王不再成为大明的负担,反倒成了朝廷手中的锋利武器!</p>

在国际事务中,必将展现出超出预想的巨大价值。</p>

“哎,那个韩成……”</p>

韩成送别朱元璋和朱标到殿门口时,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妻子了。</p>

然而,朱元璋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韩成。</p>

韩成听见朱元璋再度发话,顿时感到心头一沉。</p>

此时已近深夜,若朱元璋此刻离开,他与佳人独处的机会将彻底泡汤。</p>

若朱元璋再追问其他问题,今晚恐怕真的要无功而返了。</p>

“陛下,天色已晚,该歇息了。</p>

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