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不清楚他继位后的具体作为,但仅凭‘永乐大帝’的名号,加上韩成透露的一鳞半爪,便能知晓他做得相当出色。</p>
至少,比起那个糊涂蛋允炆,不知强了多少倍。</p>
那个愣头青要是掌权,没多久咱们的大明江山就毁了!</p>
可是每次想起四儿……”</p>
洪武帝哽咽得说不出话来。</p>
朱标缓缓开口:“父皇,即便您没把四哥派往北方,我们还得安排其他人去驻守。</p>
北平那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决定了驻守者必须强硬、有能耐,而且要有几分性。</p>
否则,根本抵挡不住那些北方的蛮夷。</p>
换个人过去,未必能比四哥干得更好。</p>
况且,不能保证他们不会生出其他念头。</p>
并不是人人都像徐叔叔那样,既能干又忠心。</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父皇莫要忘了大唐时的安禄山。”</p>
朱标的话让朱元璋哑口无言,尤其是提到安禄山后,他更是沉默良久。</p>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不如让老四继续留在北平守着。</p>
不然的话,要是让别人坐上皇位,倒霉的就不止是标儿的几个孩子了,他的更多子孙都会遭殃。</p>
跟自己越亲近、越是嫡出的子孙就越会这样!</p>
对我们自家来说,这将是一场大灾难。</p>
朱标看到这种情况,再次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其实不用太过担心。</p>
韩成所说的那些事,其实都是以后才会发生的。现在韩成已经来了,把很多事情都说出来了,接下来的情况,恐怕都会有所变化。</p>
其实老四的问题并不难解决。</p>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要活得久一点。</p>
只要我还活着,哪会有这么多麻烦?</p>
有我在,看哪个不听话的混小子敢乱来!”</p>
朱标说出这话时,是真的很有信心。</p>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心里踏实了许多。</p>
但很快,他再次感到忧虑重重。</p>
“标儿你说的有理,你要是没事,那些人谁也不敢胡来,我们相信你能控制住他们。</p>
你和弟弟们关系很好,又有威望,你们之间的血缘又近。</p>
你是不会对他们下手,他们也不会背叛你。</p>
可是标儿你之后呢?”</p>
就算是你管教得再好,你的儿子或许不会招惹那些藩王,那些藩王也因你的威名而不敢对你儿子下手,可到了你的孙子呢?</p>
你的曾孙又如何?</p>
随着时间推移,当年那份血脉相连的情谊与联系早已变得十分淡薄。</p>
俗话讲,出了五服便不再亲近,甚至能结为姻亲。</p>
读书人则称此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p>
到那时,皇帝为了防范藩王作乱,难道还能忍住削藩之念?</p>
那些藩王,又真的会臣服于皇帝吗?</p>
绝不可能!根本不可能!</p>
当年叶伯巨进言此事,虽是别有所图,意在借击我们,为自己谋利,但他所言的一些道理却很中肯……</p>
过去,朱元璋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些长远的问题。</p>
他认为自己分封藩王之举很是高明。</p>
因为此举能够将建国后依旧带有军阀习性的武将手中的军权分离出来,归于皇室掌控。</p>
如此一来,可避免大明境内发生叛乱。</p>
另一方面,大明虽已建立,但许多官员仍是来自元末的老臣。</p>
元朝晚期,统治不堪,他们作为元朝旧官,个个成性。</p>
鱼肉百姓,损公肥私,对民众敲骨吸髓。</p>
大明建立之后,他们以为只是换了皇帝,就想把元朝那一套继续带到大明来延续。</p>
自打开始整顿以来,成效显着,但总有些人不安分守己。</p>
的离去让不少人动起了歪心思。</p>
江山这么大,一个人再勤勉也难顾及每个角落。</p>
设立藩王,本意是让他们监控地方,避免失控。</p>
多年来,这套制度看起来天衣无缝,对国家稳定贡献良多。</p>
然而如今细思之下,弊端渐显,令人忧心忡忡。</p>
想到这里,朱元璋满心疲惫,似有崩溃之感。为何精心构建的一切,竟全然偏离初衷?</p>
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