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真是这种脑筋,又如何称得上首富?”</p>
韩成听完后摇了摇头说道:“我早料到此事真假难辨,特意来向您确认,果然如此。</p>
那些家伙要是抓住沈万三,肯定要狠狠地害他。”</p>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你且讲讲,关于沈万三还有哪些荒诞的故事?”</p>
韩成思索片刻说道:“除了大家熟知的这两件事情外,还有就是您心胸狭隘。</p>
因为沈万三太富有了,您就想尽办法除掉他,霸占他的家财,几乎灭了他的满门。</p>
不过,还有一个版本。</p>
说是沈万三出资修筑南京城后,您十分高兴,便封了他几个儿子为……”</p>
“简直是胡言乱语!”</p>
韩成话还没说完,朱元璋已经勃然大怒,斥责道:“为何所有坏话都要扣在我头上?</p>
编造这种故事的人,简直蠢不可及!</p>
即便沈万三未死,我也绝不会做这些事!</p>
况且,仅仅因为他有钱就要杀他全家,又因他修筑南京城就赐他儿子……难道我们大明的就这么廉价吗?太过抬举那些商贾了吧?</p>
这是在把我当什么人看?”</p>
朱标和朱棣在一旁听罢,皆是瞠目结舌。</p>
“沈万三确实富有,但事情并非如此夸张。”</p>
沈氏一族参与了城墙建造,但并非南京城,而是中都城。</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出资者是沈万三之子,并非沈万三本人。</p>
在朱标开口前,所有人都震惊不已。朱标随后解释道:</p>
“苏州等地区曾被张士诚占领,当时不少江南名绅站在张士诚那边,与抗衡。</p>
战败张士诚后,为削弱这些势力,借鉴西汉的陵邑政策,将部分苏州富商迁至中都凤阳,防止他们继续生事。</p>
后来李善长主持修建中都城,作为我朝新都,对这些苏州商人多有责罚,沈家也在其列。</p>
据我所知,沈家虽富有,但只承担了一小段城墙工程,并未达到三成那样夸张的说法……”</p>
听完朱标的话,韩成大致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p>
果然,许多传言不可尽信,往往张冠李戴、捕风捉影。</p>
“不过此说法虽与事实相距甚远,但韩成说得没错,通过沈万三的经历仍能看出海贸始终有利可图。</p>
沈万三发迹的时间段,恰逢元朝市舶司开始亏损之时,两者存在诸多交集。</p>
沈家确实在那时依靠海贸起家。</p>
所以,并非海贸无利可图,而是朝廷的市舶司无利可图!”</p>
朝廷的钱财,竟落入他人囊中!”朱标平静的声音传来。</p>
这些钱究竟是如何流走的呢?</p>
即便还未深入查证,朱元璋心中已隐约猜到了几分。</p>
当初是谁劝自己关闭市舶司,这背后之人便与此事脱不了干系。</p>
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阴沉。</p>
“说到这个,你知道后人怎么编排咱们的吗?”朱元璋看向韩成问道。</p>
自从海贸和市舶司之事暂告一段落,他又想起了这个问题。</p>
既然后人都敢在沈万三的事上污蔑自己,那么在其他事情上也不会就此罢休。</p>
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谣言。</p>
韩成思索片刻说道:“的确还有更荒谬的说法,比如说庆功楼的故事。”</p>
最初只是在民间流传,后来被改成了戏曲传唱。</p>
故事大致是说,您得了天下之后,害怕那些追随您打天下的文武大臣威胁您的统治。</p>
所以打算将他们除掉。</p>
为了一劳永逸,您下令建造一座大阁楼,名为庆功楼。</p>
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