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玉米、红薯和土豆(2 / 2)

那样的话,你们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就不会饿死了!</p>

我们老朱家也不至于家破人亡!</p>

别说这些假设,即使没有那些事,我们也坐不上如今的位置。</p>

只要父母兄弟姐妹不挨饿,我宁愿一辈子耕种田地!</p>

什么皇帝,在我眼里不过如此!</p>

标儿,老四,你们记住了!人可以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可以病死,也可以因绝望……但不管怎样,只要家人平安就好!”</p>

不能就这么饿死啊!</p>

活活饿死的人,实在可怜,实在太难熬了。</p>

这种死法太不人道了!”</p>

朱元璋哭得双眼赤红。</p>

朱标和朱棣深知父亲年轻时的遭遇,能够体会他此刻的心境。</p>

所以听完朱元璋的话后,他们用力点头,表示已铭记于心。</p>

对儿子说完这些话后,刚刚还在流泪的朱元璋突然转头看向韩成,问道:“韩成,你提到的两种粮食在哪里?离我们大明远吗?”</p>

朱元璋本想上前握住韩成的手询问,但见他有退缩的迹象,便止住了动作。</p>

韩成看着满面泪痕的朱元璋,并未做出什么过激举动,这才松了口气。</p>

递了一块布给他后,韩成点头答道:“很远,这些都在美洲。</p>

除了这两种粮食,那里还有一种叫玉米的作物。</p>

也是不错的粮食,虽然产量不如土豆和红薯,但比普通粮食还是要高一些。”</p>

“美洲在哪?不管多远,咱们都要把这些弄回来!”</p>

不久前还对韩成提出的开海政策以及海外财富持怀疑态度的朱元璋,此刻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瞬间变成十足的“真香党”。</p>

仅仅红薯和土豆就让朱元璋激动不已了。</p>

结果此刻,韩成再次提及了玉米这种高产作物,这直接让朱元璋陷入了狂热状态。</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前往美洲将这些事物带回的决心,愈发坚不可摧!</p>

即便他对美洲究竟距离明朝有多遥远一无所知。</p>

然而现在,他知道了几种作物的存在,并且确定它们确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那么便可以宣布,这些东西属于大明!</p>

这是朱元璋的决定,无人能够更改!</p>

哪怕需要跨越大洋,哪怕面对刀山火海,付出任何代价,他也必须把它们带回大明!</p>

“你只需告知我们具置,无论何处,我们都必须将其取回!</p>

带回试种后,若真如你所说,我们必定重重奖赏于你!</p>

你当居首功!”</p>

朱元璋已经完全亢奋起来。</p>

由于过往的经历,朱元璋登基后,除了清理元朝遗留的问题,使朱家皇室的统治得以延续外,还始终致力于让百姓有饭可吃。</p>

并非要求所有人都吃饱,而是尽量避免有人因饥饿而亡。</p>

但这事情太过艰难!</p>

每每想到这里,朱元璋都会感到沉重与无助。</p>

不让民众饿死,听上去很简单,但在如此庞大的疆域内做到这一点,实在难上加难!</p>

它牵涉到诸多复杂因素。</p>

过去朱元璋费尽心力,却仍觉达成心中所愿如同天方夜谭。然而今朝听闻韩成提及几种新作物惊人的收成后,他仿佛捕捉到了一线曙光。</p>

若能让百姓免于饥饿,这不仅圆了他的梦,更带来额外的好处。这份好处便是,他的明朝或许真能延续更久。</p>

毕竟他自己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p>

他太明白黎民百姓的心态了。</p>

只要有饭吃,只要还活着,就不会有人轻易豁出性命!</p>

只要底层民众不生事,不制造混乱,即便其他人作乱,影响也会有限,很快就能平息……</p>

“该怎么说呢,美洲其实就在我们背后……”</p>

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