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倭国(1 / 2)

比如说倭国。</p>

这个地方盛产白银,矿藏丰富,特别是银矿,简直取之不尽。以大明如今的实力,只需进行开采,数百年都难以耗尽。</p>

只要控制住这块地方,又有能力开采,金银随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p>

根本不用担忧金银短缺,尤其是白银。</p>

韩成终于亮出了底牌,向朱元璋描述了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p>

回想当初朱元璋询问关于手机的事时,韩成其实有过告诉朱元璋小日子那边有手机的想法。</p>

不过那时没说出口,并不代表韩成遗忘了此事。</p>

从那以后,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引导朱元璋关注这片土地,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p>

经过深思熟虑,他觉得除了手机之外,金钱或许是更好的切入点。</p>

小日子的银矿无疑会勾起朱元璋的兴趣。</p>

因此,当朱标为医学院的资金发愁时,韩成决定揭开小日子的秘密。</p>

在让朱标等人见识了来自小日子的震撼后,再适时送上父亲般的关怀。</p>

韩成确信,朱元璋等人一旦知道这个消息,绝不会放过小日子。</p>

毕竟,没有什么比永不枯竭的银矿更能打动老朱这种对金钱痴迷至极的人。</p>

穷疯了的老朱遇到如此巨大的财富,结果可想而知。</p>

“你没骗我?”</p>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兴奋且震惊的声音便随之响起。</p>

此刻的老朱早已忘却了要教训韩成的念头。</p>

朱标和朱棣也被韩成的话深深触动,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他。</p>

如果韩成所言属实,那么日后若能攻下倭国,确实是个重大突破。</p>

然而尽管满怀期待,众人对韩成的话仍持怀疑态度。</p>

毕竟这与他们的固有认知相去甚远。</p>

在他们看来,那不过是一个偏远的小岛,居住着众多野蛮人。</p>

这样一个地方居然能出产这么多金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p>

“我何必骗你?一切皆属实。那地方确实盛产金银,特别是银子,在未来更是公认的事实。”</p>

韩成说着便取来纸笔,信手涂鸦,没多久便勾勒出了倭国的大致轮廓图。</p>

“这是倭国的大概模样,当然,与实际存在差异,稍显模糊。</p>

不过总体而言还算准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p>

见识过韩成那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书法后,朱元璋与朱标对他的“模糊”一说深有体会。</p>

韩成说这图模糊,那一定是真的很模糊。</p>

“这倭国怎么长得这般模样?看着就像一条长尾巴的蛆虫。”</p>

旁边朱棣瞧见韩成画出的东西,忍了半天,终于按捺不住。</p>

将内心最直接的感受脱口而出。</p>

原本韩成还认为自己画得挺规矩的,但被朱棣这么一说,再看自己的作品,顿时感觉画风跑偏。</p>

还真是挺像长尾巴蛆虫的。</p>

“韩成啊,你闲着没事多练练字吧,字写得让人看了不舒服也就罢了,连画画都画得让人心里发毛。”</p>

朱元璋忍不住开口调侃。</p>

韩成暗暗擦擦鼻尖:“那个……或许这东西本来就这么回事?”</p>

韩成的一句话反倒让朱元璋父子三人愣住了。</p>

随后,韩成提起笔,准备在那张形似长尾蛆……不对,是倭国的地图上,凭借记忆逐一标记出一个个黑点。</p>

“这些黑点所指的地方,便是那些较为知名的大型银矿所在之处。”韩成停下了笔,面向围在一旁的朱元璋、朱标以及朱棣说道。</p>

此刻,韩成坐着,而朱元璋三人则站立着。</p>

房间里忽然传来朱棣清点数字的声音:“一,二,三……”</p>

当朱棣数完韩成在地图上标注的黑点数量后,他惊讶且难以置信地喊道:“竟然是二十四处?居然有这么多?!”</p>

这未免也太多了!</p>

朱元璋与朱标同样感到震撼无比。</p>

他们反复数了好几次,确定确实是有二十四处!</p>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蕴藏着如此多的银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