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被激怒的公牛(2 / 2)

转变真让人瞠目结舌!</p>

韩力摇头解释道:“陛下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全是因为您的存在所致啊。”</p>

“因为我们?那又该如何讲?”</p>

这下子轮到朱重八一头雾水。</p>

只见韩力从容答道:“接下来所要说的内容,冲击性极强。</p>

今日您受到的震撼已然不少,</p>

如果再深入下去,我很担忧你会因不堪负荷做出过激的行为。</p>

故打算暂时搁置一会儿。”</p>

听了这番话语后,朱重八不屑一声:</p>

原来是为了顾虑这些呀!</p>

“你不该小看了我!</p>

这一辈子,流离失所、沿途乞讨、剃发为僧一路走来,历经种种波折,还有何苦难没经历过的?</p>

我的心态早已经是百炼金刚,坚不可摧!”</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话语,朱重八挺直身躯,</p>

散发出一股威严浩大的气势,那是历经无数风浪的开国之主方具备的非凡气度。</p>

此刻的朱重八显得极具感染力!</p>

眼见着朱重八背手而立,仰望苍穹的样子,</p>

若不是刚才亲眼目睹其拍案而起、怒目圆睁的模样,</p>

韩力就真以为这老头子已经完全达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状态。</p>

“陛下,您真的扛得住么?</p>

不如我们还是改天再说吧,没必要逞一时之勇。”</p>

韩力再度确认道。</p>

考虑到接下来的爆料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震撼,他实在害怕朱重八接受不了而出现意外情况。</p>

这样一来恐怕自己也会被连累。</p>

“怎么你这般犹犹豫豫、畏首畏尾?只管直说便好!</p>

此时此刻我就想搞清楚,到底那些后来人都做了些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p>

别说区区这些,就算是听闻大明灭亡的消息我都能够坦然接受,何愁别的事情?</p>

天下间无论怎样的惊世骇俗之举,又怎么能超越一个国家走向覆灭所带来的打击呢?”</p>

朱重八站姿笔直,气质非凡。</p>

听完朱重八掷地有声的一席话,并回忆起他的坎坷人生历程,韩力心中暗叹:确实说得没错啊!</p>

看来自己接下来的话他是能够接受的!</p>

至此放下所有疑虑,韩力立刻开始叙述更加惊人的情报</p>

“到了末代时期,李自力率军重重围困京城。</p>

彼时局势异常危殆。</p>

自从王朝建立以来,朝廷府库里的银两一直捉襟见肘,</p>

直至这生死攸关之时,国库存余状况之糟糕可想而知……”</p>

保卫皇宫的战士,大部分都在忍饥挨饿,更别提军饷发放了。</p>

然而,在城外的李自力早已声名大噪。</p>

民众之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宰牛杀羊,备好酒水,敞开城门迎闯王,闯王到来免粮赋。</p>

吃她的肉,穿她的衣,闯王在前不用愁。</p>

不服役,不交粮,大家一起欢欢喜喜过日子。”</p>

李自力这个闯王之名,已深入人心。</p>

当时,许多人自动开城欢迎闯王。</p>

一边是饿肚子无法度日,另一边则是免除杂役和赋税的美好愿景。</p>

在这种情形下,朝廷岂能不焦急?</p>

必须寻找办法筹集资金和粮食,至少让防守城市的士兵有饭可吃。</p>

否则,京城可能支撑不了多久便会失守。</p>

可惜的是,国库空虚到连只老鼠跑进去都会哭着离开的地步。</p>

该怎么办呢?</p>

最终下了一个旨意,鉴于大敌当前,召集城中大小官员及富豪捐献银两,用于筹措军队给养。</p>

大家同心协力,守护京城。</p>

听到韩力讲述,朱标不禁点头认可。</p>

他已然将自身置于韩力所描述的那个末代危机之中。</p>

认为在此情势下,除了走这条路,再也没有其他可行的选择了。</p>

这个举动还算明智。</p>

朱标认为应当能产生不错的收效。</p>

毕竟现今所有人共同面对困境,只有齐心一致才能渡过难关。</p>

不然一旦京城失守,城外贼众涌入都城,即便这些官员再多的钱财也没法发挥作用。</p>

对此,朱重八却有不同的见解。</p>

“这些人啊,怕是不会拿出太多东西来的。”</p>

从元朝晚期动乱里走过来的朱重八,对这类官员的内心十分了解。</p>

毕竟,明朝初期就吸纳了众多元朝的旧臣。</p>

那些人总是想方设法为自家谋取利益,根本不会顾及国家安危。</p>

一旦朝局崩坏,他们只需打开城门投靠,换身官袍便可在新朝廷中继续为官享受安逸。</p>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论朝局多么混乱都没所谓,只要自己手头有钱生活舒适就够了!</p>

“陛下您真睿智,一下子就洞察到了核心问题!”</p>

韩力伸出大拇指称赞道,顺便给朱重八拍了一下马屁。</p>

朱重八则只是轻哼一声,几乎察觉不到。</p>

这一生,他听过无数溢美之词,而韩力如此缺乏技巧性的恭维,完全不能激起他的共鸣。</p>

甚至觉得,这可能是对方在有意冒犯。</p>

先不论他自己作为统治者对官员本就存有质疑,光是之前,韩力就多次强调,接下来叙述的内容相当出格,需要心理建设。</p>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一个傻子也能明白,那些文武百官定然不会真心奉献。</p>

不过,韩力无视了朱重八的态度,随便附和了一句后,又接着说,</p>

“的皇帝发布这条旨令时,还想着,既然大难临头,这些官员哪怕再怎样也不会置国家于不顾,应该愿意献出一些资财支持。</p>

没想到,第二天早朝之时,各位大臣竟全是一副比谁都贫困的模样,衣服上到处补丁,看起来与乞丐相差无几。</p>

一开口就是怨叹家中贫穷,个个装得可怜至极。</p>

每个人都自称廉洁奉公,绝不染指贪腐之行。</p>

这样的场面让皇帝也惊愕住了。</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