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功过自然成(1 / 2)

天算长安 凌霄异客 2470 字 3个月前

神龙五年春,洛阳紫微城的望云台上,武则天望着台下修缮一新的《兆民本业诏》石刻,凤袍上的星陨纹与石刻上的“武周”二字交相辉映。她的指尖抚过鬓角的白发,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在感业寺,对着铜镜簪花时看见的第一根银丝。远处传来明远真人的报时声:“陛下,巳时三刻,该去天枢台观星了。”</p>

天枢台的浑天仪缓缓转动,斗柄指向天市垣的“女谒星”。武则天看着仪身上的二十八宿刻度,忽然轻笑:“明远,你说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第四十六象‘女子乘龙’,究竟是在说朕,还是太平?”明远真人跪在星坛下,额头贴着冰凉的青砖:“陛下明知,星象如民心,千人千面。”</p>

这话让武则天想起今早收到的密报。史馆里,年轻的史官李太白正在撰写《武周实录》,却在“武后临朝”四字旁批注:“星象为器,民心为道。”她摸出袖中太平公主送来的民间抄本,上面用炭笔绘着双生星护着麦穗的图案,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凤吃蝗,凰护粮,武周百姓不饿肠。”</p>

“传李太白来天枢台。”她转身时,凤袍扫过浑天仪的“荧惑守心”刻度,“朕要听听,这年轻人眼里的星象是什么样。”明远真人领命而去,衣摆带起的风拂过武则天脚边的《推背图》残页,第六十象的双星纹上,不知何时多了道新的折痕。</p>

未时三刻,李太白跪在天枢台下,望着武则天头顶的十二旒冕旒。他想起民间传说,这冕旒的根数暗合二十八宿之数,而武则天每次观星,都会让旒珠完全垂落,遮住面容——仿佛她才是最神秘的星象。</p>

“你在实录里写‘星象为器’,可知错?”武则天的声音从旒珠后传来,像极了他梦中的星轨低鸣。李太白抬头,看见浑天仪的斗柄指向自己,仪身上的“天市垣”刻度发出幽蓝光芒:“回陛下,星象是死的,人是活的。陛下用星象治国,正如用秤称粮——秤杆是器,准头在心。”</p>

武则天忽然大笑,冕旒剧烈晃动,露出眼角的金粉星纹——那是她昨夜观星时所画。“好个‘准头在心’!”她抬手抛出星陨砂,在半空画出第六十象的双星纹,“你看这双星,朕当它是武周与李唐,太平当它是民心与天命,百姓当它是米缸与布帛。究竟哪个是真?”</p>

李太白望着星陨砂组成的图案,发现双星之间隐约有“和”字纹路。他想起太平公主送的双生星锦缎,上面的凤纹与牡丹纹交织成“唐周”二字,忽然福至心灵:“回陛下,都是真的。就像这星陨砂,有人看见灾星,有人看见肥田。”</p>

武则天点头,挥袖撤去星图。浑天仪的斗柄重新指向天市垣,这次却停在“天仓星”与“天厨星”之间。明远真人惊呼:“陛下,这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吉象!”武则天望着洛阳城外的麦田,想起《推背图》第五十象“水火相济”的批注:“治国如烹小鲜,需水火共掌。”</p>

申时,太平公主带着西域使团来到天枢台。波斯使者献上用星陨砂绘制的《波斯星图》,图中竟有与《推背图》第三象“日月当空”相似的符号。武则天接过星图时,发现波斯语的“女皇”一词旁,用汉文注着“武则天”三个字。</p>

“陛下,这是波斯国王对您的致敬。”太平公主的凰纹华服与武则天的凤袍相得益彰,“他们说,您是东方的‘星之女皇’,比波斯的居鲁士大帝更懂得星辰的语言。”武则天轻笑,指尖划过星图上的“荧惑”符号——在波斯星象里,这颗星代表“变革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