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前,五国咄咄逼人,大晋颜面扫地。
近十万文士前赴后继,依然被死死压住,翻身不得。
今日,忠勇伯归来,携六首千古名篇,以一人之力,将天下诗文大才反手镇压。
他们终于能扬眉吐气了。
只要忠勇伯在,大晋的诗文,将再也不会落入下风。
大晋的气运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流向他国。
姬文面沉如水,但很快脸上就露出了笑意,“李长安,我承认你的诗文很强。”
“但为何文圣榜上,却迟迟没有你的诗文出现?”
“六国诗会不过只是一次诗会而已,而今晋国面临的最大困境,可是文圣榜上的节节败退。”
“你该不会以为凭借一次小小的诗会,就能阻止晋国气运流失吧?”
他不是随意乱说,而是在赌。
李长安当年自毁先天文箓,想要恢复根本不可能。
除非动用了一辈子都要被限制死的传承文箓。
晋国能给他什么文箓?
即便是给了李长安一品文箓,李长安的未来也最多只能修到二品。
哪怕之前不了解李长安,但仅仅只看这六首诗文中蕴含着的豪迈气魄。
他根本不相信,李长安会选择使用传承文箓。
诚然二品文士已经站在世间的巅峰,可真正的天骄,又怎会甘心于此?
动用传承文箓,实力必定无法完全发挥,在同品级内也只是垫底。
这样的二品,李长安会甘心吗?
哪一个顶尖大才,不是将圣道视为最高目标?
所以,姬文猜测,眼前这个诗文之才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李长安,还没有文箓,只是用了某种手段,才能保证文气不失。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李长安明明还活着,但在人间气运大变局之始的二月,迟迟没有诗文出现在文圣榜上。
依照李长安的诗才,刚刚那六首,随便哪一首都能镇压文圣榜,聚集起滔天大势。
不仅二月文圣榜没有,三月依然没有。
李长安,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若是能确定这个猜测,六国诗会输了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