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千古第一骈文(1 / 2)

半个小时后。</p>

每一组的成员开始展示自己写的文章或诗词。</p>

首先第一个展示的是,张晓明和温寒露一组。</p>

半个小时的时间,张晓明终于憋了一首打油诗。</p>

“你们自己看吧。”</p>

“来,让我看看张老师写了什么大作。”扬子背着手,一把拿起张晓明一组桌上的纸。</p>

“靠!你还给我!”张晓明急了,出手抢夺。</p>

扬子把纸举过头顶,大声朗读。</p>

“滕王阁上有根毛,赣江水里泡着刀,晚霞啃着鸟儿脚,秋水吞了白天腰,东边飞来三棵字,西边滚过五首桥,风在梁上织毛衣,云往窗缝塞年糕,谁把月亮挂房梁,吓得江涛直喊嗷!”</p>

“好诗好诗啊!这已经有小学六年级水平了。”</p>

“靠!需要你评价吗?”</p>

张晓明停下动作,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脸色有些挂不住。</p>

“来来来,给我看看你写的什么大作。”</p>

“拿去!”扬子自信的把手上的诗递了过去。</p>

张晓明拿着纸大声朗读:</p>

“赣江边上滕王阁,飞檐翘角真巍峨。</p>

登楼能看水连天,秋风送爽心自宽。</p>

砖瓦都带文墨气,来了就不想下山。”</p>

“切,我还以为某人写得多好呢,原来也就这水平,打油诗一首。”</p>

“那也比你强。”</p>

“没看出来,还是我强一点的。”</p>

“我的!”</p>

“我的!”</p>

看着这对卧龙凤雏,宁静双手扶额,让直播间的观众投票。</p>

直播间的观众也实诚,张晓明给打了三分,扬子给打了两分,多了的一分是因为张晓明写得多,给点辛苦分。</p>

这下张晓明舒服了,就是他写得更好,而且他不会垫底,面子上也好看一些。</p>

接下来的是王远一组,只见纸上写着。</p>

【滕王阁,是赣江边的一首立体史诗。</p>

飞檐如展翼,斗拱似叠章,朱漆映着千年的日影,琉璃缀着万古的星光。登楼处,赣水汤汤奔涌。风吹过回廊处,犹能听见文人墨客的诗行。</p>

……</p>

它不止是一座楼阁,更是华夏文脉的一处驿站。多少兴衰在此沉淀,多少风华在此绽放,最终都化作檐铃轻响,与江涛和鸣,在天地间,写就永恒的华章。】</p>

写的还算不错,直播间的观众给打了五分。</p>

下一组展示的是华宇,只见左手一背,右手拿着诗文,闲庭信步,自信地朗读起来。</p>

【滕王阁的檐角总挑着些云。</p>

朱红的廊柱浸在斜阳里,像浸在陈年的酒中,透着温润的光。阶前的铜鹤望着赣江,翅尖似乎还沾着初唐的风。</p>

凭栏时,江风会送来些碎语。是文人墨客挥毫时砚台里的墨香,是渔舟收网时竹篙碰响的水音,是千百年来游人惊叹的轻叹。</p>

……</p>

晚霞漫过飞檐的刹那,是楼与江、天与地,在时光里达成的默契。</p>

暮色漫上来时,檐铃轻响。这声音,该与千年前那个的傍晚,一般清亮。】</p>

【不得不说,华宇这小子还是有点文学功底的。】</p>

【嗯,写得还不错,有点意思啊。】</p>

【比前几位写的都好。】</p>

【那是,我们花花可是最棒的。】</p>

直播间的观众进行打分,给到了七分。</p>

现在四组的比分又有了新的变化。</p>

华宇和刘茜茜一组,一共背诵15首诗词,加散文一首,总分88分。</p>

张晓明和温寒露一组,一共背诵14首诗词,加打油诗一首,总分78分。</p>

王远和傅笠一组,一共背诵16首诗词,加文章一篇,总分78分。</p>

扬子和傅笠一组,一共背诵14首诗词,加打油诗一首,总分83分。</p>

目前华宇一组排名第一。</p>

而所有的目光看向陈实,想看看他写的什么。</p>

然后他只是让柳绵把自己写的给大家读一遍,他去上个厕所。</p>

“对了,我写的是骈文,建议宁导找一个专家过来,我怕你们听不懂,或许直播间有博学之士也在看我们节目。”</p>

说完这句,他转身离去。</p>

而宁静,还真在直播间问了问,恰好有一个文学教授在看节目,就是因为《蜀道难》而粉上陈实的,而且还就在滕王阁附近。</p>

他主动请缨,要来为众人进行翻译解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