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炸断公路(2 / 2)

她熟练地检查枪机、弹匣、光学瞄具,动作流畅。</p>

枪身散发着新出厂武器特有的淡淡防护油气味,每一个部件都严丝合缝,性能完美。</p>

这让她因连番苦战而紧绷的神经,稍稍获得了一丝可靠武器的慰藉。</p>

坝顶火力平台,上寒风如同刀子般割在脸皮。</p>

这里视野极其开阔,但也暴露无遗。</p>

沿着坝顶边缘,用沙袋、预制混凝土块和拆下的厚重钢板构筑了数个坚固的环形工事。</p>

每个工事里都部署着重火力:</p>

nsv“岩石”127重机枪,ags-17“火焰”自动榴弹发射器,甚至还有几门被巧妙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的zu-23-2双联装23高射炮——</p>

它们的平射火力足以撕碎任何轻装甲目标。</p>

穿着臃肿防寒服和外骨骼系统、戴着防寒面罩的gti特战干员蜷缩在工事里,警惕地注视着风雪弥漫的对岸和上游河谷。</p>

他们的眉毛和睫毛上凝结着白色的冰霜,枪口也裹着防冻布。</p>

两侧山崖制高点,是依托天然岩洞和人工开凿的掩体,建立了数个隐蔽的观察哨和狙击阵地。</p>

伪装网覆盖下,先进的战场监视雷达天线无声地转动着。</p>

反坦克导弹小组潜伏在厚重的岩石后面,冰冷的发射筒指向下方可能的进攻路线。</p>

通讯天线林立,试图穿透暴风雪和哈夫克的电子干扰,与后方保持联系。</p>

控制中心地下掩体,是整个防线的神经中枢。</p>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水电站周边区域的电子地图(虽然部分区域被干扰得雪花闪烁)、各火力点的状态、以及无人机(在天气允许时短暂升空)传回的模糊画面。</p>

gti通讯兵戴着耳机,嘶吼着试图维持脆弱的通讯链路。</p>

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咖啡的焦糊味和压抑的紧张气息。</p>

西多连科少校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防御部署和雷区位置。</p>

“雷区,”西多连科少校带着露娜走到坝体西侧的一个观察口,指着下方被厚厚积雪覆盖、一直延伸到远处雪松林的斜坡,“那里,还有东边的山谷入口,埋了足够让一个装甲营有来无回的东西。t-62反坦克雷,poz-2反步兵绊雷……还有我们工兵连的‘杰作’——用缴获的哈夫克‘九头蛇’重机枪改装成的遥控定向武器。”</p>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狠厉,“风雪帮了大忙,掩盖了所有痕迹。够他们喝一壶的。”</p>

露娜顺着他的手指望去。</p>

白茫茫的一片,只有狂风吹过雪松林梢发出的呜咽。</p>

看似平静的雪原之下,是致命的死亡陷阱。</p>

她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份防御的周密。</p>

“弹药、装备、工事、雷区……少校先生,你们准备得很充分。”</p>

“充分?”</p>

西多连科少校哼了一声,灰蓝色的眼睛扫过窗外依旧肆虐的风雪,“再充分的准备,也要看对手是谁,看上帝给不给面子。”</p>

他脸上的凝重并未散去。</p>

“黑山……几天就垮了。第20近卫红旗集团军……那可是我们gti的王牌之一!结果呢?在哈夫克的闪电攻势下,溃不成军!现在,压力全到我们第51集团军这边了。”</p>

他用力拍了拍冰冷的混凝土窗台,“这暴风雪……现在是我们最好的掩护,但也可能是敌人进攻的前奏。他们不会等天晴的。”</p>

露娜的心也沉甸甸的。</p>

第20集团军的溃败消息,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一个gti战士的心头。</p>

哈夫克的兵锋正盛,锐不可当。</p>

她最后看了一眼远处那片被雷区封锁、风雪弥漫的雪松林,深吸了一口冰冷刺骨的空气:</p>

“检查完了,营长。防线很坚固。剩下的,就是等他们来了。”</p>

相对平静的一天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过去。</p>

风雪似乎小了一些,但天空依旧阴沉得如同铅块。</p>

水电站内,特战干员们利用这宝贵的间隙,保养武器,加固工事,轮换休息。</p>

深蓝在战地医疗舱内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伤情稳定下来。</p>

乌鲁鲁虽然依旧虚弱,咳血的情况有所减轻,但被蜂医严令禁止剧烈活动。</p>

然而,平静之下,任务并未停止。</p>

傍晚时分,一份来自第51集团军司令部的加密命令送达了水电站指挥部:</p>

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破坏-5公路位于福查西北方向、靠近苏捷斯卡国家公园边缘的一段关键隘口,必须迟滞甚至阻断哈夫克“希拉克略”机动旅沿公路直扑萨拉热窝的通道。</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