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宏向绥西、绥中大举出击的时候,罗广文在朔县和日军第 35 师团爆发了一场惨烈至极的空前血战。</p>
日军第 35 师团自 6 月 2 日从河北集结出发后,立刻乘坐火车,沿平汉路北上,随后经平绥路到大同换车,再走同蒲路北段于 6 月 9 日 抵达朔县外围。</p>
此时,朔县已经被罗广文拿下,但由于城防工事损毁严重,于是罗广文将主战场摆在了朔县以东的神头镇。</p>
6 月 10 日拂晓,日军第 35 师团正式向预三师正面阵地发起猛攻,拉开了朔县之战的序幕。</p>
预三师奋力抵抗,寸土不让,接连挫败日军多次进攻。</p>
面对日军的强力进攻,罗广文并未一味的依托阵地被动抵抗,而是采取了攻守结合的战术。罗广文一面严令正面防守的部队死守阵地,一面组织兵力迂回至日军侧翼展开反击。</p>
6 月 10 日夜,预三师趁着日军白天猛攻阵地一天,人困马乏的时候,大举出击,从正面、南北两翼三面反攻,击退日军 10 里,摧毁日军火炮 6 门。</p>
次日上午,恼羞成怒的日军再次卷土重来,集中火力猛攻正面的陈西河底阵地。</p>
预三师七团死战不退,双方血战三日,均死伤惨重。</p>
6 月 14 日,日军以毒气弹开道,再次扑向陈西河底阵地。预三师七团猝不及防下,陈西河底阵地失守,上百名战士中毒身亡。</p>
日军乘胜追击,继续向西进攻,然而却遭到了七团的反冲击,攻势为之一滞。</p>
当天下午,预三师八团从北侧出击,七团在炮营火力支援下正面反攻,血战两个小时,再次夺回陈西河底阵地。</p>
次日凌晨,为了报复日军的毒气弹,罗广文命令各团组织敢死队,再次对日军展开全面反击。在敢死队的冲击下,日军死伤惨重,阵地接连被突破,双方绞杀在一起。东西长达 5 公里的战线上,枪炮声震天动地,连绵不绝。</p>
在激战中,日军的辎重联队遭到预三师炮营的猛烈炮击,辎重损失近半,其中随军携带的毒气弹半数以上被摧毁,毒死了不少日军。</p>
战至上午十点,随着日军逐渐稳住阵脚,罗广文见占不到便宜,便主动撤退,下令部队退回陈西河底阵地。</p>
此后,双方再次恢复胶着状态。</p>
6 月 15 日,日军骑兵第一旅团在包头以东中伏被围,危在旦夕。驻蒙军司令部急电第 35 师团,立刻脱离战场,向大同撤退集结,乘坐火车前往包头增援。</p>
于是,在 6 月 16 日清晨,第 35 师团以飞机、大炮为掩护,发出了自战斗打响以来最强一击。</p>
面对日军步坦协同、陆空一体的立体化进攻,预三师尽管抵抗十分英勇,但依旧不敌,损失惨重。战至下午三点,预三师正面阵地全线失守,被迫退守朔县县城。</p>
16 日夜,第 35 师团借着黑夜掩护悄悄撤离战场。</p>
17 日,正当罗广文打算依托城防,和第 35 师团决一死战时,却发现对手早已不见踪影。于是,罗广文立刻派出侦察兵向东侦察,这才得知日军已经连夜撤离。</p>
经过一周的血战,预三师虽然成功守住了朔县,但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经过统计,全师共计阵亡 1971 人,重伤 705 人,轻伤无法战斗的 2392 人。算上之前的伤亡,全师减员已经达到了 5500 人左右,元气大伤。</p>
尽管预三师伤亡如此惨重,但是罗广文却并不打算就此撤兵,反而向卫戍司令部的罗大山请战,趁着晋北空虚的大好时机,收复失地。</p>
罗大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同意了罗广文的请求。于是,罗广文立刻整顿部队,将损失惨重的七团留下坚守朔县,主力兵分两路,八团攻打平鲁、九团进攻右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