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2 日晚,灵山,一处无名山沟里,杨天宇率领的东进纵队司令部直属队正在此地进行休整。</p>
不一会儿,前出忻口打探敌情的袁大刚急匆匆返回。</p>
杨天宇看着袁大刚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当即取下自己的水壶,递给他,笑道:“老袁,慢点,来喝口水缓一下。”</p>
袁大刚也可客气,当即抓起水壶,猛灌一口,顿时感觉气顺了不少。</p>
缓了几秒钟后,袁大刚边喘气边说道:“司令,前方忻口的敌人有 300 人,清一色全是鬼子。另外,在忻口西面的秦家庄驻扎有鬼子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连,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赶到忻口增援。”</p>
杨天宇听后,表情瞬间严肃起来,感叹道:“老袁,如此说来,敌人的总兵力差不多接近 500 人,不好打啊!”</p>
袁大刚只是一个排长,这种级别的战斗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二人一下子都沉默起来。</p>
良久之后,杨天宇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眼神坚定地站起身,咬了咬牙,说:“都到这份上了,岂有不打之理?老袁,立刻召集几位连长过来,商议作战计划。”</p>
不久后,几位连长纷纷赶来,围坐在杨天宇身边。杨天宇命人搬来几个箱子,摊开地图,将详细的敌情介绍给了众人。</p>
众人听后,一个个都沉默不言,眉头紧锁,陷入深思之中。</p>
700 对 500,看起来是己方兵力还稍稍占据点优势,可实际上若论战斗力,一个鬼子兵能抵得上己方三到五人,这一仗胜算实在不大。</p>
杨天宇看着众人沉默不语的样子,当即给众人打气道:“这一仗,事关我们的生死存亡,使不得不打的一仗。你们现在脑海里想的,不是这一仗要不要打,而是怎么打赢这一仗。</p>
700 对 500,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p>
孟少亭一脸担忧地抬头询问道:“司令,可如今是敌强我弱,若是真的要打,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我们该如何打赢这一仗呢?”</p>
杨天宇看着地图上的秦家庄和忻口,脑海里不断寻求着破敌之策。</p>
许久之后,杨天宇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p>
随即,杨天宇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和盘托出。</p>
“你们看,忻口和秦家庄一东一西,敌人在这两地驻兵,互成犄角之势。我们不管是先打哪个,另一边都会第一时间增援。</p>
这看似是一场死局,可并非没有破解之道。</p>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我们可兵分三路,一路佯攻秦家庄,声势要大,造成主力的假象,迫使忻口敌人增援。</p>
一路于秦家庄东面的山地,以地雷战、麻雀战的战术逐步消耗敌人,削弱他们的兵力。待敌人快要靠近秦家庄时,立刻与佯攻秦家庄的部队合兵一处,佯装败退,吸引敌人追击。</p>
第三路则设伏于北边南怀化以南 600 米处 1300 高地,组织交叉火力,等敌人被引到伏击圈后,全力开火,争取全歼敌人。”</p>
杨天宇一口气说出了全部的作战计划,听得众人是连连称赞,纷纷表示同意。</p>
于是,杨天宇立刻开始了点兵点将:“范连长,佯攻秦家庄由你们一连负责,声势要大,务必要营造成主力的假象。但是切记,不要过于深入,被敌人缠住,也不要恋战,一旦敌人援兵抵达,必须撤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