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航空队的设想(2 / 2)

“谢我什么,以后多给我杀几个日寇,我就心满意足了。”</p>

李宏之所以向卫立煌提出要见爱国华侨,目的只有一个,招募飞行员。不少华侨的家中子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学历水平高,可以很快将他们训练成优秀的飞行员。国内的航校每年毕业的飞行员数量有限,都不够自身需求,这也是李宏将目光转向华侨的重要原因之一。</p>

不过飞行员的问题好解决,难的是飞机。最好的办法是李宏自己建设一座飞机工厂,自行研发生产。但是这条路却是难度最大的,而且需要的周期太长,不符合李宏的需求。</p>

如果李宏想要短期内组建一支航空队,那么飞机就只能从国外购买。可眼下的国际局势,购买飞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欧美列强碍于日本的强势,采取了绥靖政策,对华武器售卖做出了非常多的限制,而且卖的飞机都是落后型号,很难在作战中取得优势。李宏倒是有把握从德国弄来飞机,但是德国飞机航程太短,不适合长距离空袭。</p>

对于李宏眼下的需求来说,他的航空队肯定规模不会太大,所以必须要以质量取胜。那么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水平必须要好,飞行员可以训练,飞机性能却必须要顶尖。</p>

对于二战中那些赫赫有名的飞机,李宏都清楚,但是眼下这些飞机大多数都没有问世或者是数量不多,难以弄到。就算李宏利用手表生产出来,怎么掩人耳目也是个难题,甚至拿出一些已经出现的飞机,还会引起国际麻烦。万一惹得一身骚,反而不好。</p>

思虑再三,李宏最终还是决定先采购一批德国的飞机临时应急,自己趁机生产出一款全新的飞机作为以后的主力战斗机。</p>

在关于飞行员的问题上,李宏决心自己开办一所航空学校,同时打算利用生产的飞机和国府航空委员会做交易,用飞机换飞行员。</p>

好在当下的飞机只要具备高中学历就可以操作,当然了前提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虽然国内眼下受限于教育水平,高中学历的人不多,但是对于李宏来说,却是能完全满足需求。原因嘛很简单,对面的日军航空队也不是什么厉害队伍,无论是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李宏眼里都是菜鸡。</p>

不多时,李宏便拿起笔开始书写起来。对于现在的航空教材他并不满意,因此决心在现有的航空教材之上自己编写一套教学书籍。除此之外,李宏还将梅林发动机的相关技术编写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文献,用于培养国内的飞机发动机研究人才,为后面生产飞机做准备。</p>

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李宏几乎是将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了这件事上,只要一有空,就开始编写。虽然很累,但对于李宏来说,确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p>

喜欢抗战之烽烟万里请大家收藏:()抗战之烽烟万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