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是以舰队为掩护,从上游掩护大军渡过长江,扫平荆南四郡,彻底断绝路上的孙家支援。</p>
最后水陆两军夹击孙军水师大营,迫使孙家军撤退,或者有机会就剿灭孙家水军。</p>
顺利的话,刘备军就可以顺流而下,直奔庐江,与黄忠所部相呼应,夺取庐江等孙军江北之地。</p>
到那个时候,水陆优势都在刘备手上,那江东之地不过唾手可得。</p>
这个计划确实是颇为求稳,一点也不激进,与三分之二的刘备军全体行动的规模不怎么符合。</p>
但是,战争不就是,只要优势足够大,稳住别浪就能赢的游戏吗?</p>
刘备确实是不希望士兵死伤太过严重,可是正如谋士们劝告的,此时还搞什么奇策,那最后出了意外,结果还只能是延长战争,让其他人受苦罢了。</p>
对此,所有人都明白,优势已经足够大了,那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搞什么奇谋之类的妙计了。</p>
至于说什么交州、南中、西域这些边角之地,为他们节省兵力就更是毫无意义了。</p>
没办法,这些地方对于中原的朝廷有什么意义呢?</p>
那些对于中原的统治者,属于永远不会威胁到他们统治核心的外患。只要用有限的兵力,让他们臣服或者不再骚扰边疆,自然就好了。</p>
尤其是对于顾南行这种搞了多年后勤工作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这些地方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p>
如果说从中原运输物资到荆州,通过水路和陆路交替,大概还能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到边疆地区大多数都是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p>
这样低效的运输比例,意味着每一次征伐都是对中原朝廷的底蕴的亏空,打一次亏一次。</p>
如果不是为了法统中原进攻这些地方毫无好处。</p>
相反,还不如和他们保持贸易关系,文化和经济上推动他们发展,并且逐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方式。</p>
等到文化习俗相近,经济上又得到了发展以后,只要地理上相邻,双方互相征战还是融合,都是有的放矢的情况。</p>
到那个时候,不管是双方的哪一方,都会有控制对方的意图,只要操作合理,或者说只要利益足够大,那迟早都会被吞并到一起的。</p>
当然,这也只是顾南行自己的想法,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p>
他所思所想的核心,还是先要继续加强刘备军和北方草原的关系。</p>
只要北方草原稳定,那么中原就变不了天,在这个时代里,谁控制了最强的骑兵力量,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p>
这一点,在刘备这一代至少现在看,毫无问题,可以称得上是好消息了!</p>
喜欢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请大家收藏:()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