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局面打开 双向奔赴(1 / 2)

陈默以为这晚谈话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感激地看着董老说道:“老首长,沈秘书,我和房总太太感谢两位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扶持和信任。”</p>

“这次回竹清县后,我也信心把竹清县发展起来,房总肯定更有信心把他们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带领着周边的村民们共同致富,改变竹清县贫困的局面。”</p>

“老首长,明年秋播后,竹清县的新民宿就建好了。”</p>

“等明年,接您回家看看时,我带您去看合作社的晒谷场,傍晚时,农户们把玉米串挂在檐下,金灿灿的,风一吹沙沙响,和您照片里的熏棚烟火气,是一个味。”</p>

陈默描述起来,好有画面感啊,倒是让房君洁惊奇地看住了这位代县长,这画面,按说陈默没经历过,可他就是描述得这般美丽。</p>

董老听这小子这么说,笑着应道:“好,就这么定了。到时候,我得亲口尝尝,你们用‘供’的底气,养出来的腊肉,是不是比当年更对味。”</p>

“看看你小子说的晒谷场,看看金灿灿的玉米。”</p>

“想家了,想家了。”</p>

董老这般说时,陈默和房君洁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一眼,他们懂了彼此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了。</p>

这时,董老又拿起腊肉方子,目光扫过陈默和房君洁,忽然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年轻人做事有冲劲,这是好的,但特供这两个字,得揣着敬畏心做。”</p>

说到这里,董老转向房君洁,点了点方案上“独家供应”四个字说道:“丫头,把这四个字划掉。”</p>

“特供不是让你们关起门来做生意,是让你们做个样子给旁人看。”</p>

“你们的腊肉做得好,农户能跟着挣钱,自然有人学你们的法子。”</p>

“到时候竹清县不止有你们房家的腊肉,还能有李家的腊鱼、王家的腌菜,那才是真的成了气候。”</p>

董老这么说时,房君洁赶紧掏出笔,在那四个字上重重画了道横线,同时说道:“董爷爷,我会牢记您的教导的,我会把格局打开,再打开的。”</p>

陈默想说话时,董老又看向他,语气加重了,说道:“小陈,你在基层待过,该知道农户最怕什么。”</p>

“怕行情涨了,收家却压价;怕签了合同,到头来成了废纸。”</p>

“你们那个‘农户利益绑定机制’,我看了,保底收购价是底线,但还得加一条,利润分成要写进合同,公证处盖了章才算数。”</p>

陈默一惊,没想到八十多的老人,思路如此清晰,看问题更是一针见血,赶紧点头应道:“老首长说的是,我回去就让相关部门完善条款。”</p>

“不止这些。”</p>

董老忽然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个褪色的蓝布本子,翻开时,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记着某年某月某地农户的收成和收入。</p>

“这是我当年下乡时记的,你看这页,一年秋天,青石沟的白菜丰收,收购商却卷着定金跑了,农户们把白菜推到河里,哭声能传到三里地外。”</p>

董老说到这里,把本子递到陈默和房君洁面前,发黄的纸页上都是污渍。</p>

陈默捧着这个笔记本时,一页一页翻看时,涌起了很多很多的感慨,老一辈的革命家,就是这样来干工作的。</p>

房君洁也热血沸腾起来,她没想到董爷爷当年是这样干工作的。</p>

董老的又说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