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些时候,唐朝又出了一位狂草书法家——怀素和尚(725—785年),玄奘的门人,湖南长沙人,本姓钱。他也喜欢酒酣兴起时落笔狂书,人们称张旭和他是“颠张醉素”,他的代表作有《自叙帖》等。</p>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他是唐朝书法艺术上贡献最大者,是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p>
他为人刚正,在安史之乱中,坚持抵抗叛军。节度使李希烈背叛唐朝,朝廷派他去劝降,李不听,反劝他服叛,他不屈被害。</p>
颜真卿初学禇遂良的书法,后拜张旭为师,大有长进。他一改王羲之俊逸超迈的书风,创立了气势雄浑、形状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p>
他的楷书,用笔肥厚粗拙,但内含筋骨,显得劲健洒脱。人们用“颜筋”来概括他的书法特点。后世着名文人对他的书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
颜书的代表作有《颜家庙碑》、《多宝塔碑》、《争座位帖》等,后者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有书法艺术的“双璧”之誉。颜书对后世影响极大。</p>
柳公权(778—865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是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世称“柳体”。后人把他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或“颜柳”。</p>
他生活的晚唐,其书法最兴旺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他认真总结前人的成就,找出不足之处,取众家之长,独具一格,创造了“柳体”。</p>
柳公权以楷书见长,继颜真卿之后,成为唐代书坛的第二位革新家。他为人正直,在历史上留下了“笔谏”的美名</p>
当时的公卿大臣的碑志,得不到柳公权书写碑文,子孙就被认为不孝。外国使臣来唐朝,都专门带着一笔钱,用来购买柳书。说明柳书在当时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神策军碑》、《玄秘塔碑》。</p>
后代的书法,以宋代为最盛,主要特点是,随意挥洒的行书颇为盛行。成就最突出的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fu)、蔡襄。</p>
他们的书法各有自己独特的造诣,不乏我行我素、匠心独运的创意。(关于宋四家,此处省略,待后叙)。</p>
喜欢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请大家收藏:()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