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5(1 / 2)

唐朝历经的大事</p>

五、文成公主入藏</p>

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时期,国力强盛,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和亲稳定边疆。</p>

7世纪初,松赞干布(617—650年)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定都逻些(今拉萨)。他锐意改革,致力于推动吐蕃发展,积极学习外来文化,仰慕中原文化,曾多次遣使向唐朝求亲。</p>

文成公主(约625–680年),唐朝宗室女(非皇帝亲生女儿,被册封为公主),聪慧贤淑,精通中原文化与技艺。</p>

641年,唐太宗应允吐蕃求亲,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甘肃、青海,沿唐蕃古道抵达逻些,行程约3000公里,历时近一年。</p>

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今青海玛多)迎接,以子婿之礼拜见李道宗,并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宫殿(今布达拉宫前身)。</p>

文成公主入藏有巨大的历史贡献。</p>

文化与技术传播方面:</p>

农业:带入谷物种子、农具及耕作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农业发展。</p>

手工业:传授纺织、刺绣、造纸、酿酒等技艺,提升了吐蕃的手工业水平。</p>

医药:携带医书和医疗器械,推动藏医药体系形成。</p>

历法与文字:传入中原历法,协助吐蕃完善文字系统(松赞干布时期已创制藏文)。</p>

宗教与艺术交流方面:</p>

文成公主携带佛教经典与佛像,促进佛教在吐蕃的传播(此前吐蕃以苯教为主)。</p>

汉族建筑、雕刻、绘画技艺传入,影响吐蕃的艺术风格(如大昭寺、小昭寺的建造)。</p>

汉藏友好方面:</p>

奠定了“甥舅关系”:松赞干布上书唐朝称“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此后双方交往、使节往来频繁。</p>

推动唐蕃会盟:823年《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树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以汉藏两种文字记载友好盟约,成为汉藏团结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