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我国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时期13(1 / 2)

魏晋民谣</p>

3)《豫州歌》</p>

原文: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p>

释义:</p>

《豫州歌》表现了人民对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祖逖的爱戴与歌颂。</p>

以上三首民谣,只是魏晋民谣的一小部分,远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却在这里看出:人民的创作是人民斗争的武器,它所反映的政治现实不仅最直接,而且也是最尖锐的。</p>

它以鲜明、强烈的爱憎,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歌颂了英雄人物的爱国行为,通过短小有力的艺术形式,真切地传达出人民内心的声音,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魏晋民谣都有一定的价值。</p>

译文(参考):</p>

战乱幸存免被俘,重见光明遇慈父。</p>

酒食菲薄却甘美,赞颂祖逖歌且舞。</p>

注释:</p>

1、豫州:晋十九州之一,州治在今河南汝南县,是东晋初的重要战场。祖逖任职时,此处已是东晋凭河而守的边疆了。</p>

《豫州歌》见《晋书?祖逖传》。东晋王朝逃亡到江南,北方被少数民族统治,祖逖是东晋初的民族英雄,他立志收复北方失地,曾屡次攻破羯人石勒,收复黄河以南一带。</p>

他做豫州刺史时,清廉俭约,爱护百姓,亲自权督农桑,受到百姓的爱戴。在一次宴会上,豫州父老用这首歌辞来赞颂他。</p>

2、遗黎:指战乱以后幸存的老百姓。</p>

3、三辰:指日,月,星。 三辰既朗:比喻重见光明。 慈父:古人称地方官为父母官,这里慈父是指祖逖。</p>

《晋书?祖逖传》:“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p>

4、玄酒:古代祭祀用来代酒的水,又称“明水”。这里指薄酒。 瓠(hu户音):葫芦属植物,瓠果嫩的可供食用。 瓠脯:瓠实制成的干食品。这里是指素食、薄肴。</p>

这句说:虽然酒食菲薄,吃起来却很甘美,使人忘却辛劳。</p>

5、何以:即以何,用什么。 思:语助词。</p>

阮籍</p>

小传:</p>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他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复杂尖锐,因此纵酒谈玄,不问世事以避祸。</p>

对司马氏政权表面取敷衍态度,实际却是消极反抗。他长于五言诗,作品中对当时虚伪的礼法进行了猛烈抨击,抒写了无法实现抱负的苦闷心情,也流露了遁世全身的消极思想。</p>

他的主要作品是82首五言咏怀诗,此外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也很着名。现有《阮步兵集》。</p>

阮籍的主要着作:</p>

《咏怀诗》(选二首)</p>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p>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p>

释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