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日伪4000余兵力扫荡抚宁、昌黎地区,这里活动的主要是第12团,采取“内线坚持、外线反击”战术,在日伪军扫荡时,主力提前转移至外线山区。?频繁在卢龙、抚宁、昌黎县一带伏击日伪军,破坏其扫荡部署。在山地与平原交替作战?,依托燕山山脉实施转移,在平原地区发动突袭。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曹西庄战斗,击毁日军坦克3辆。</p>
10月初,日伪军分三路扫荡迁青平、丰滦迁、丰玉遵地区,第13团与地方部队第4区队奔袭玉田县钱家沟、朱树坞等据点,强攻雹神庙据点。</p>
在冀中,日军第26师团一部5000余人,伪军7000余人扫荡冀中,此时根据地地道已日趋完善,以前鬼子修建的封锁沟一部分被填埋,一部分被改造成抗日沟。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日夜尽力抢收粮食并将粮食藏于地道。鬼子来了,人数不多时,就依托村庄,通过地雷战、地道战打击敌人。鬼子增援部队多时,坚持到黑夜通过地道转移到包围外袭击敌人。</p>
为确保青纱帐的覆盖面积,冀中八路军花了不少心思,动员百姓种植高粱、玉米。收割粮食时尽量不破坏植株。百姓需要燃料时,八路军引导百姓从田地中间开始割取植株,保留外侧五到十米,形成一个个空心方框,连在一起也可以起到隐蔽和利于转移的作用,冀中军民还把地道修到了青纱帐里。八路军分成小队利用青纱帐伏击日军队伍、用火箭筒打击日军车队,装甲部队。鬼子要追,就很有可能进入地雷阵。八路军冀中骑兵团、回民支队骑兵队利用青纱帐作为掩护,发挥骑兵部队高机动性的特点,经常突袭日机扫荡队伍,打完就跑。</p>
进入冀中的日军明显感觉到了冀中和以前的不同,八路军作战战术也越来越多样化,并形成了体系。冀中平原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多日伪在冀中折腾了大半个月,损失了2100多鬼子,3800多伪军,灰溜溜出了冀中根据地,但冀中根据地也被抢走了13万担粮食,房屋损毁上万间。</p>
在北岳区,9月16日,日伪军17万余人向北岳区分进合击。晋察冀军区大部分主力部队跳出外围,从外线打击敌人,地方部队在从主力部中抽调的骨干带领下积极开展游击战,消耗和疲惫日伪军。日伪军侵入抗日根据地腹地进行重点“清剿”。下旬,日军3000余人围攻驻神仙山地区的晋察冀边区政府、军区后方机关和部队。第3军分区第42团4个连凭险扼守,在骑兵团、第2团和雁北第6团配合下,经12昼夜的作战,将其击退。</p>
喜欢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