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开化集结(2 / 2)

赣南游击队抽调了100多人,从湘鄂赣红军中抽调60多人,从其它部队抽调了部分人员组成了一支队直属队。</p>

新四军一支队全军总计4000余人。比起历史上的2300来人,已经算是兵强马壮。</p>

3月7号陈首长、直属机关人员还有独立团出发前往安徽歙县岩寺,本来不想带独立团,但杨文翰不同意。</p>

杨文翰道:“独立团已经整训过了,这次和你一起去,在中途设二个接应点,每个点驻一个营,另外一个营跟你一起到岩寺,以防万一。中途的两个点还可为后续部队警戒、补给。</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傅秋涛也赞成这个方案。</p>

经过两天的跋涉,离岩寺已经很近了,杨文翰带着二营驻扎了下来,陈首长与李振华警卫排前往屯溪。</p>

李振华到屯溪找到军部先遣人员。先遣人员告诉他,国府安排的驻地在潜口、王村。他又问了先遣人员这段时间的情况,先遣人员回答无异常。又问驻军情况,先遣人员回答,国党十八军一部驻扎在棠樾。李振华又找到国党岩寺整编负责人,通报一支队独立团三营已经抵达岩寺。像先遣人员说的一样,国府安排了潜口和王村两处驻地让新四军驻扎。</p>

交涉过后,李振华接到命令,亲自去查看了两处驻地,潜口北向靠山,王村也在山中,地形利于防守与撤退。这两个地方都不错,李振华放下心来。</p>

李振华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回到了三营的驻扎之地。他顾不上休息,径直找到了杨团长所在之处。见到杨团长后,李振华赶忙从怀中掏出开拔命令,递到了杨团长手中。</p>

杨团长接过命令,仔细地阅读起来。期间,他还不时抬起头来询问李振华关于此次行动的一些具体情况。李振华不敢有丝毫怠慢,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详细地向杨团长相告。待杨团长了解清楚之后,他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部队开拔的命令。</p>

随着杨团长一声令下,整个三营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整理行装、检查武器装备,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行军。而李振华则在前带路,引领着部队朝着王村进发。一路上,大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p>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他们抵达了王村。杨团长站在村口,举目四望,认真地观察起周边的地形来。只见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视野开阔,可以有效地监视敌人的动向。杨团长心中暗自思忖道:“此处确实是一个理想的驻扎之地。”</p>

想到这里,杨团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全体将士听令!就在此地安营扎寨。”接到命令后的士兵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搭建营帐,有的挖掘战壕,还有的搬运物资……一时间,王村中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p>

晚上杨团长在三营的驻地,召集了排以上干部开会,会上布置了工作</p>

一、部队离点编日期还有一段时间,训练工作不能放松。</p>

二、一、二营在补给点各留一连接应就可以了。一团、二团也会陆续开过来。</p>

三、做好抗日宣传工作,组建歌咏队、话剧队,乐器队。</p>

四、组织小分队帮助驻地百姓春耕。</p>

五、为后续部队到来做准备,清理驻地、建校场,准备营房。</p>

喜欢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