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幻觉中的急救密码》(1 / 2)

《幻觉中的急救密码》</p>

2007 年 5 月 21 日,凌晨三点,手术室的负压系统发出低频轰鸣。顾承川的左手悬在患者股动脉上方,护目镜上的雾气模糊了视野,却清晰看见父亲幻影的手指在血管断端画圈 —— 那是 1998 年洪水夜,他在急救帐篷见过的、专门应对泥沙冲击的缝合起手式。</p>

“腕部旋转 150°,” 幻影的声音混着洪水的咆哮,“给血管留出泥沙通过的间隙。”</p>

顾承川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针,却本能地跟随轨迹进针。枣核针穿过外膜的瞬间,他听见沈星遥的红绳在治疗车敲出 52 次 / 分的节奏 —— 和幻影手势的停顿频率完全同步。</p>

“顾老师,” 郑义的声音从 ai 屏幕传来,“缝合轨迹已同步解析!” 实习生的错题本上,红色曲线与幻影的动作轨迹重合,“共 12 个关键节点,建议命名‘洪峰急救十二式’!”</p>

顾承川点头,针尖在血管吻合口绕行三圈,形成比常规大 30 的平安结。这个动作让他想起父亲急救手册里的涂鸦:“洪水过后的断枝,需要更大的呼吸孔。”</p>

“沈护士,” 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在每个平安结间隙缝半针,像老枣树在伤口处留个芽眼。”</p>

沈星遥的红绳在器械上绕出 12 个环线:“修平医生说过,最好的急救,是让断枝看见发芽的希望。”</p>

凌晨五点,手术结束时,顾承川的薄茧触到针体的温度 —— 比平时低 1c,正是老枣树根在洪水后的体温。江凛的病理报告几乎是吼出来的:“顾老师,吻合口的血管内皮细胞,正在分泌树皮多糖抑制剂!” 他的镜片映着显微镜画面,“这是首例人类血管主动排斥共生体异常增生的案例。”</p>

郑义的 ai 系统传来突破:“顾老师,新术式让术后血栓发生率下降 60,血管弹性提升 35—— 远超‘枣枝十三式’的极限数据!” 实习生的手指停在数据曲线,“而且,患者的心率变化,和老枣树的年轮修复波完全同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