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速度与共生体代谢》</p>
2007 年 5 月 8 日,上午十点,郑义的 ai 系统在示教室发出刺耳警报。顾承川的薄茧刚触到键盘,屏幕上的树皮多糖代谢曲线就狠狠砸向谷底 —— 连续七台高速缝合的伤员,体内的树皮多糖分解酶活性下降 47,代谢产物中竟检测出老枣树皮的挥发性成分。</p>
“顾老师,” 实习生的手指在键盘上发抖,“当缝合速度超过‘枣枝十三式’的标准节奏,共生体的代谢通道会出现紊乱,就像……” 他调出 3d 模型,“就像老枣树在被过度修剪时,会分泌有毒的树脂。”</p>
沈星遥的红绳在检测报告上绷成问号,她举起密封的试管:“刚收集的伤员汗液,挥发后留下的气味,和‘枣香园’废墟的老枣树皮完全一致。” 试管中的液体在冷光下泛着琥珀色,表面漂浮的油滴,竟排列成微型的年轮图案。</p>
顾承川的喉结滚动,突然想起昨夜漏诊的 38 号患者,他的汗液曾在床单上留下浅褐色印记,当时被误认为是碘伏残留。他摸向患者的腕部,那里的皮肤温度比正常低 03c,正是老枣树遭遇虫害时的体温调节反应。</p>
“沈护士,” 他的声音混着 ai 系统的蜂鸣,“给所有术后伤员做‘年轮体温检测’,重点记录腕部瘢痕的温度变化。”</p>
沈星遥点头,红绳在体温表上系出 13 个平安结:“顾老师,那位画速写的少女,体温曲线出现异常的 68 次 / 分波动 —— 和老枣树的年轮生长波完全同步。”</p>
郑义的键盘声突然停顿,错题本滑落在地,露出夹着的树皮样本:“顾老师,代谢紊乱的伤员,白细胞表面都出现了枣核状凸起,和三年前神秘人的‘枣核眼’病理特征一致。”</p>
顾承川望向窗外的老枣树,发现向阳面的枝叶正在萎缩,而背阴面的新枝却异常繁茂 —— 这是树木自我保护的 “断枝机制”。他突然想起父亲急救手册里的批注:“过快的缝合,会让断枝忘记如何自己生长。”</p>
“江主任,” 他冲向病理科,“做共生体基因表达检测,重点看‘树皮多糖转运蛋白’的编码区。”</p>
江凛的显微镜发出嗡鸣,镜片上,伤员的肝细胞正在将葡萄糖聚合成树皮状纤维:“顾老师,转运蛋白的表达量升高 300,细胞形态开始向枣树皮的筛管分子转化 —— 这是典型的共生体排异前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