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2 / 2)

现在看到袁绍的旗帜,说明曹操真的如情报所说,带着残军撤退到了关中。</p>

他终于可以摆脱曹操的控制了。</p>

“虽然曹操逃了,但怕的是刚赶走了豺狼,却迎来了虎豹啊……”</p>

国丈伏完意味深长地说。</p>

刘协心中微微一震。</p>

伏完的意思是暗示袁绍可能会效仿曹操,利用天子来号令诸侯。</p>

这样一来,自己不是才掌权几天,又要重新做傀儡吗?</p>

刘协眉头皱了起来。</p>

他已经厌倦了当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再也不想回到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p>

“伏国丈多虑了。”</p>

“袁绍是以平叛讨贼的名义南下,前来讨伐曹操的。”</p>

“目前曹操刚刚战败,袁绍在中原根基未稳,如果这时模仿曹操的做法去挟持天子,岂不是自毁形象?”</p>

“所以我推断,即使袁绍有意学习曹操,他也必定会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来获取人心。”</p>

“陛下可以下旨封袁绍为丞相,引他入京辅佐朝政。”</p>

“等袁绍入城之时,陛下便可以在暗处设下埋伏,将其一举拿下,并软禁在许都。”</p>

“随后,陛下就可以用袁绍做人质,合理合法地接收他的军队,逐渐将河北等地的政治军事大权收回朝廷手中。”</p>

“这样一来,汉朝可以复兴,江山可以稳固!”</p>

“陛下便能成为振兴汉室、光耀千古的帝王!”</p>

董承侃侃而谈,为刘协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p>

刘协越听越激动,拳头不自觉地握紧,眼睛里燃烧着热情。</p>

汉室复兴,光耀千秋……</p>

这些伟大的字眼让他心潮澎湃,信心倍增。</p>

“好,就按国舅的计划来!”</p>

“世人总认为朕是个软弱无能的傀儡,朕就让他们看看,朕是如何亲手再次振兴汉室的!”</p>

刘协豪情满怀,信心十足地发表了慷慨陈词。</p>

看着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皇帝,伏完眉间隐忧,脸上却露出一丝阴霾。</p>

正当他们憧憬未来的时候,数以万计的袁军已像洪水一般汹涌而来。</p>

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p>

正如董承所料,袁军停在三百步外,并没有进一步接近许都。</p>

刘协随即写了封赏诏书,命御史大夫种辑出城,召袁绍进京受封。</p>

在三百步外,袁绍高高骑在马上,半睁半闭着眼睛远望许都城墙。</p>

“这个年轻的皇帝竟然有胆量发动政变,背叛曹操,确实让人刮目相看……”</p>

袁绍话里带有些赞赏之意,但眼神中的轻蔑却没有减弱。</p>

“主公刚击败曹操,各州的人心尚未归附,还需要利用天子作为正义的象征。”</p>

“建议主公暂不入城,只派使者进城向天子进贡,表明对汉室的忠诚。”</p>

身后的沮授建议道。</p>

“主公怎能不进城呢?”</p>

“曹操跑了,主公当然应该取而代之,继续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p>

“依我看,主公应当软硬兼施,强制迁都邺城,以便主公掌控大局。”</p>

郭图则提出了不同意见。</p>

正当争论不下的时候,许都北门大开,一名使者骑马飞奔而来。</p>

“下官种辑,见过大将军。”</p>

“天子有旨,请大将军接旨!”</p>

种辑停马在袁绍面前,高举圣旨。</p>

依照礼节,袁绍本应下马跪接圣旨。</p>

喜欢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