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此计断不可行(1 / 2)

“不可能!”</p>

“合肥不可能这么快陷落!”</p>

“我不相信,一定是情报出了错!”</p>

孙策清醒过来,激动地对着潘璋大吼。</p>

“主公,情报是千真万确的。”</p>

“据说刘备采用了蒋华强的计谋,在合肥西门外挖地道……”</p>

潘璋展开帛书,将合肥之战的经过详细讲述了出来。</p>

众人哗然。</p>

孙策和周瑜颤巍巍转过头,彼此对视。</p>

眼神中满是震惊和不解。</p>

“在城墙下挖地道,再用火攻烧掉支撑柱,让城墙自己倒塌?”</p>

“公瑾,你熟读兵书,这种攻城方法你听说过吗?”</p>

孙策的声音颤抖,满脸不可置信,像是在听一个天方夜谭。</p>

周瑜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心情,叹了一口气回答:“闻所未闻!”</p>

江东诸将又一次议论纷纷。</p>

“这蒋华强的计谋,真是太出人意料了,其精妙之处,似乎比那韩信还要高明。”</p>

“主公,看来我们确实低估了他……”</p>

鲁肃摇头叹息,唏嘘不已。</p>

老将韩当更是咬牙切齿道:“蒋华强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不然怎么会如此狡猾?”</p>

众将惊叹不已,言语间对蒋华强无不流露出畏惧之情。</p>

这时。</p>

沉寂许久的周瑜感叹道:“不得不说,蒋华强的计谋,真是诡异绝伦。”</p>

“只是以陈公台的智慧,不应该毫无防备,让刘备如此轻易在城墙下挖地道。”</p>

“如果是我,绝不会让蒋华强的计谋轻易得逞。”</p>

周瑜的话看似平常,却有两层含义。</p>

一是在强调,陈宫的智慧终究不如自己。</p>

二则是悄悄地将合肥失陷的责任,全部推到陈宫头上。</p>

果不其然。</p>

孙策怒火中烧,马鞭狠狠一甩,懊悔道:“早该知道,陈宫这个名不符实的人怎么能守住合肥。”</p>

“都是我用人不当,我早该派公瑾你去守合肥的!”</p>

在场众将纷纷点头赞同。</p>

大家都觉得,只有周瑜出马,才能守住合肥。</p>

“主公,陈宫已死,现在责备他也无济于事。”</p>

“合肥已失,刘备的大军就能畅通无阻南下,饮马长江。”</p>

“庐江郡各县都将无法防守。”</p>

“我认为应该立刻将庐江郡的军民撤回江东,不给刘备留下任何人!”</p>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凭借长江天险,保全江东。”</p>

鲁肃第一个恢复冷静,果断为孙策献上计策。</p>

这一计依旧延续了他的保守风格。</p>

“子敬,此计断不可行!”</p>

周瑜坚定地否决了鲁肃的提议。</p>

“如果我们放弃庐江,刘备大军就能占据整个淮南,与我们共享长江天险。”</p>

“从此以后,我们就会被刘备困在长江以南,再想夺回淮南,难度会增加十倍不止!”</p>

“伯符,若想逐鹿中原,绝不能放弃合肥,放弃庐江。”</p>

“不仅不能放弃,还要立刻渡江北上,夺回合肥!”</p>

周瑜也提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激进策略。</p>

这条策略显然更合孙策的胃口。</p>

孙策的斗志瞬间燃起,豪迈道:“公瑾说得对,本侯要争天下,岂能放弃合肥!”</p>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渡江!”</p>

命令下达,原本正在训练的江东水军立即进入实战状态。</p>

一艘艘战船从牛渚塞驶出,向北岸进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