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服药五日,腹胀渐消,食欲也开了。他好奇问道:“先生,这白术为何如此管用?”墨先生引他至后院药圃,指着几株盆栽的白术道:“你看这白术,根茎坚实,得土之厚重,故能补脾胃之虚;其性温,如春日暖阳,能驱散中焦之寒;味甘,如五谷之味,能滋养脾土。此乃‘四气五味’合于脏腑之理。”</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入伏之后,云窝谷中湿气更重,偶有白术叶片发黄。墨先生便带着药农,用草木灰与腐熟的桐油饼混合,施于根部。“白术喜燥恶湿,但若过于干燥,又会影响根茎生长。”他解释道,“草木灰能燥湿,桐油饼能补养,二者相济,恰合‘阴阳平衡’之道。”药农们听着,默默记下——这些法子,祖辈传了几代,虽不知为何,却管用得很,经墨先生一说,倒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p>
七月中旬,一场暴雨突至,云窝谷中积水盈尺。墨先生冒雨赶来,指挥药农疏通沟渠,又在白术根部培上干燥的黄土。“湿邪最易伤脾,白术自身也怕湿浸。”他一边忙碌一边说,“天地之气过盛,便成灾害,草木如此,人亦如此。治人治药,皆要顺其性,制其过。”暴雨过后,白术安然无恙,叶片反而更显精神,仿佛在印证他的话。</p>
第三卷:秋收凝华 七情和合</p>
秋分过后,云窝谷中云雾渐淡,天高云淡,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气息。白术的叶片开始由绿转黄,茎秆也渐渐枯萎,这是“秋收”的信号——地下的根茎已积蓄了足够的精气,到了采挖的时候。</p>
采挖白术,需选晴天,用特制的小锄沿着根部周围轻轻刨开,避免损伤根茎。墨先生带着药农,小心翼翼地将白术从土中取出,只见其根茎呈拳状,表面灰黄色,有细密的皱纹,断面黄白色,质地坚实,如玉石般温润,正是厉鹗诗中“云腴”的模样。“此时的白术,气足味厚,药效最佳。”墨先生捧着一株硕大的白术,对众人说,“若采之过早,气未足;过晚,则经霜雪,性偏寒,皆非上品。”</p>
采回的白术,需先除去泥沙,剪去须根,然后置于竹匾中,在阳光下晾晒三日,再移至阴凉处阴干。待水分稍减,便用竹刀削去外皮,露出里面洁白的肉质,而后放入特制的烘笼中,用松木火慢慢烘烤。“烘烤时火候要匀,不可过急,否则外干内湿,易生虫霉。”墨先生守在烘笼旁,不时翻动白术,“这就像人炼丹,需文火慢养,方能凝其精华。”</p>
镇上有位老妇人,常年腹泻,稍食油腻便加重,服过不少药,时好时坏。墨先生诊后,说她是脾虚湿盛,且兼有肝气不舒,遂用白术配白芍、陈皮、防风,正是古方痛泻要方。老妇人服药半月,腹泻即止。她不解为何这方子如此有效,墨先生解释:“白术健脾燥湿,为君药;白芍柔肝缓急,为臣药;陈皮理气和中,助白术运化,是为佐药;防风祛风胜湿,又能引药入脾,是为使药。四药相配,脾健肝柔,湿去风息,此乃‘七情’中的相须、相使之道。”</p>
一日,有药商从北方来,带来了北地的白术,欲与于潜白术比较。墨先生取两地白术各少许,置于水中煎煮,北术汤色偏淡,味略苦;于潜白术汤色黄亮,味甘厚。“北地气候寒凉,白术性偏温燥;于潜得南方湿热之气,白术性温而润,更宜南方人之体。”墨先生叹道,“所谓‘南参北术’,并非分高低,而是各得其所,应地应人而已。”药商闻言,深为折服,遂以高价订购于潜白术,自此,于潜白术的名声,渐渐传出江南。</p>
第四卷:冬藏悟道 五运玄机</p>
冬至一阳生,于潜镇笼罩在一片清寒之中。墨先生将晾干的白术用桑皮纸包裹,装入陶缸,埋于药圃地下三尺处——这是“冬藏”之法,借地脉之气养护药材,使其药性更为平和。</p>
此时,墨先生常于灯下研读医书,时而翻阅祖辈留下的药经,时而记录当年白术的生长与疗效。他发现,庚子年多风,白术的根茎偏瘦,但其祛风燥湿之效更着;辛丑年多雨,白术长得肥硕,健脾化湿之力更强。这正应了“五运六气”之说——岁运不同,草木的性味也会随之变化。</p>
镇上有位书生,备考时劳心过度,渐觉食少难消,心悸失眠。墨先生诊其脉,细而弱,说:“这是思虑伤脾,脾不生血,血不养心。”遂用白术配伍当归、远志、茯神,制成蜜丸。书生服用月余,脾胃渐健,精神也好了起来。“白术健脾,脾旺则能生血,血足则能养心,此乃‘土生金,金生水’的连环相生之理。”墨先生对书生解释道,“医道与天道相通,皆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p>
冬日闲暇,墨先生常给弟子们讲白术的故事:说上古时有仙人,将于潜白术的种子撒在云窝谷,让它滋养百姓;说某年瘟疫流行,白术与其他草药合力,救了于潜一城之人。这些故事,有的载于医书,有的则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传说。墨先生说:“文献是骨,口传是肉,二者相合,才是完整的医道。就像这白术,既要知其性味归经,也要晓其生长之境,方能尽其用。”</p>
除夕夜,墨先生取出一丸用陈年白术制成的药丸,赠予一位久病体虚的老者:“此药能补脾气,固元气,久服可轻身延年。”老者接过药丸,只见其色如琥珀,闻之有清香,正是诗中“药重一丸”的意境。窗外爆竹声声,墨先生望着药圃的方向,仿佛看到云窝谷中的白术,正借着冬藏之力,等待着来年的春生。</p>
(上卷完)</p>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