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济世录》上卷(2 / 2)

遮雨石下的泥土被雨水泡得湿漉漉的,长出了不少杂草。石三眯着眼打量四周,忽然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不是腐叶的腥气,也不是泥土的腥气,而是一种冲鼻的、带着点辛辣的味道,像是生姜,又比生姜更烈,钻进鼻子里,呛得他打了个喷嚏,却奇异地觉得胸口的闷滞感松快了些。</p>

他顺着气味望去,只见石缝里长着几丛奇怪的草。那草有半人高,茎秆细细的,一节一节的,像缩小的竹子,颜色是深绿色的,带着点发红;叶子细细长长,像松针,摸上去有点扎手;凑近了闻,那股辛辣味更浓了,直冲脑门。石三从没见过这种草,他在黑风岭砍了十几年柴,对山里的草木熟得不能再熟,可这草,像是突然从石缝里冒出来的。</p>

“这是啥草?”他喃喃自语,伸手折了一段茎秆。茎秆里是空的,断面有点黏糊糊的,流出些淡黄色的汁液,那股辛辣味更冲了。石三鬼使神差地把这段茎秆凑到嘴边,用牙咬了一口——味道很苦,带着强烈的辛辣,像吃了一口生辣椒,又像喝了一口烈酒,瞬间从舌尖辣到喉咙,再到胸口,激起一阵热辣辣的感觉。</p>

他本想吐掉,可那股热流顺着喉咙往下走,竟让他打了个寒颤,不是冷的,是一种从里往外的、像是被点燃的感觉。他忍不住又嚼了几口,把草茎的汁液咽了下去。没过多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觉得身上开始发热,不是之前那种烦躁的热,而是像坐在火堆边,暖烘烘的,从肚子一直蔓延到四肢;脖子后面的发紧感减轻了,头痛也缓解了些;最让他惊喜的是,额头上竟然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像一层薄霜,轻轻一擦,就湿了手指。</p>

“出汗了……真的出汗了……”石三又惊又喜,他试着深吸一口气,胸口的闷滞感竟然松快了不少,咳嗽也没那么费劲了。他赶紧又折了几株这种草,连根拔起,用草绳捆好,拖着往家走——他觉得,这草说不定就是能救他的药。</p>

第三章 茅舍煮青茎,汗透旧棉袍</p>

回到家时,石三的脚步轻快了不少。虽然头还有点疼,身上还有点酸,但那股钻骨的寒气退了大半,胸口也不那么闷了,最重要的是,他能感觉到汗水在慢慢往外冒,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带来一阵阵轻松。</p>

“爹,你手里拿的啥?”小石头好奇地问。石三举起那捆草,喘着气说:“这是……能治病的草,爹喝了它,就不冷了。”</p>

他让小石头烧了锅热水,把那几株草洗干净,切成小段,扔进锅里煮。草茎一入沸水,那股辛辣味就弥漫开来,整个茅屋里都飘着一股冲鼻的气味,小石头被呛得直捂鼻子,石三却觉得这味道很舒服,闻着就浑身发暖。</p>

煮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水变成了淡黄色,石三把药汤倒进粗瓷碗里,晾到不烫嘴时,端起来一饮而尽。药汤很苦,带着强烈的辛辣,喝下去喉咙里火辣辣的,可胃里却像揣了个小炭炉,暖意一点点扩散开来。</p>

喝完药汤,石三躺回炕上,盖上棉袄。没过半个时辰,他就觉得身上的热流越来越盛,先是额头,然后是后背,接着是前胸,最后连手心脚心都冒出了汗。那汗不是大汗淋漓,而是细细密密的,像春雨滋润土地,慢慢渗透了贴身的衣服,又浸湿了棉袄的内层。</p>

随着汗水排出,石三觉得浑身的骨头缝都舒展开了,之前的酸痛、发紧感一点点消失;头痛也减轻了,眼睛能睁开了,看东西也清楚了;胸口的闷滞感彻底没了,喘气顺畅了,咳嗽也停了,喉咙里的干渴感也缓解了。他翻了个身,长长地舒了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从记事起,他从没觉得这么轻松过。</p>

等小石头给他端来第二碗药汤时,石三已经能坐起来了。他又喝了一碗,这次出汗更多了些,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反而觉得精神好了很多,甚至有了点饿意。</p>

“小石头,给爹拿个窝头。”他笑着说。小石头高兴得跳起来,赶紧去灶房里拿了个热窝头。石三啃着窝头,觉得这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p>

傍晚时分,石三的病已经好了大半。他能下地走动,能劈柴,甚至能帮小石头收拾屋子。他看着灶台上剩下的几株草,心里又感激又好奇:这草到底叫啥?为啥这么管用?他决定,等病彻底好了,再去黑风岭看看,多采些回来,说不定还能帮村里其他人治病。</p>

第四章 郎中识真味,乡邻传异名</p>

过了两天,石三的病彻底好了。他扛着柴刀,又上了黑风岭,这次不仅采了很多那种带节的草,还特意留意了它生长的环境——多在背阴的石缝里,喜欢湿润但不积水的地方,周围常长着些耐寒的灌木。</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